“关关瞧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几千年前在《诗经》上的句子。这是自几千年前留传下来对“君子、淑女”的推崇。
兰心蕙质,是淑女们不变的品格,梅兰竹菊,是君子们不息的求索。
不羁的阮籍,悲愤的嵇康,或嗔或怒,或痴或狂,演绎出竹林七贤的激荡;采菊东篱,戴月荷锄,五柳先生继续着他的轻扬;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刘禹锡在陋室中高唱“惟吾德馨”。这些从古至今被人们称颂的君子,以高洁的品质打动着人心。
那有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幽情,又有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豪情的李清照;那建筑、文学、语言无所不通的传奇林徽音;还有那苏东坡也赞不绝口甚至有时自叹不如的苏小妹。这些女人,有才情,有修养,就是淑女的典范。
然而绅士似乎又比君子更高一层了。它不是单纯的“德馨”,还有对周围事物的宽容与忍让。毕加索对模仿他的画作的人从不责备,最多只轻轻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只为了“让大家都有口饭吃”。甘地在一只鞋掉下火车后不是叹息而是把另一只鞋也扔下火车,只因为“如果穷人拾到的是一双鞋,也许对他有用处”,英国王储依然仿效印度客人喝下洗手水,只因出于对人的尊严充分的尊重。这些人啊,才是真正的绅士。
绅士与淑女,不是一种矫揉做作,而是一种从内心自下而上的洗礼。忍让一点,宽容一些,坚强面对挫折与困难,培养出高尚的德行与美好的修养,这便是绅士与淑女的本质了。然而忍让又并非消极退让。这也许便是佛家所说的“禅”吧,成败淡然处之,慈悲为怀,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然而这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如今却呼唤着这失传许久的“绅士与淑女”。令人不解的是,竟会有如此多的人抗拒。在呼唤个性的今天,人们啊,却也该回归自己的本心,看看自己的内心深处了呀。物阜民丰的泱泱之国,如果她的子民都将绅士与淑女当成一种习惯,又怎能不富强起来呢?
绅士与淑女,至善至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