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升,日落,一昼光景便又过去了。
人间喧哗,从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没。
在这一天里,有千万人老去,亦有无数人成长。成长的人中,也或许有人因此老去的。
成长,是上帝于人间的一颗果实,它的果皮是“失去”,它的内瓤是“清彻”,而果核是“获得”。望而生畏的人是守财奴,守着自己幼稚的一切不肯撒手,却迷失了生而为人应知的智,应担的责。啃啮果皮的人是莽夫,在见识了“失去”的深渊后万念俱寂,自发躺入了上帝的焚尸炉中。吃食果瓤的人是“聪明人”,自以为接受了失去便自诩清彻,高人一等,终于死在了自以为是的现实之中。试图碾碎果核的人是愚人,明知获得最终是再次失去一切,却仍欲为之。在这上帝的果实上,故去了多少人呵!
我曾以为自己获得了成长,想细细品尝它的滋味。当时不明白,这不是真正的成长。它没使人清彻与获得。而它仅有的失去,却也是自以为是的。
不妨回想一下自己,自以为的“成长”中,有几次是同时有了这三点的?
人的成长中,最具普遍性的无非是学会爱、原谅和自省。
爱有很多种,多到计算不尽。一介小顽童自然没资格说“大人们”的爱,可说的也无非是对亲人的爱。但想来,那是大多数都明白的,讲也讲不清楚,不如不提。要说的是“大爱”。
大爱指人对一切可知或不可知的事物、实体或幻想的事物最基本的爱。它自然不像圣人们鼓吹的那样圣洁崇高,是什么“君子才配拥有的”,这只是作为人,对万物基本的正面情感而已。人只要还拥有意识,“大爱”便不会消失。它使人失去生而为人那高高在上的狂妄,也使人失去许多创造与毁灭的机会。它亦使人清彻。如果不是这样,“圣人们”又从何而来?它使人获得,生而为世间一物,对任何事物不论尊卑的爱。这是人生而有之的成长,也是从受精卵到“人”之间的桥梁。
孩子犯了事,受了委屈,或激起了怒火,而被家长逼着道歉和原谅,是极不自然的。部分家长只是单纯想了事,不值一提;另一部分家长却是想促成孩子的成长,这是愚昧而难以自知的吧。这样强制原谅他人的作用效果,也无非是令真正的成长隐匿于虚伪之下。我想,真正的原谅是先原谅自己,方能原谅他人。有些人(且挺多)终其一生也无法学会原谅。
自省不需要每个人都面壁十年,吾日三省却是可以做得到的;自省不需要每个人都大彻大悟,自知得失便已足够。不是只有回答了圣人的几个问题才叫自省,普通人的“昨日对他人好吗?”“对自己好吗?”“该做的事做了吗?”“不该做的事罢手了吗?”……
前一日自省出的内容不再出现在后一日,便是成长。这成长看起来着实是小了些,却也包含了“成长”的三部分。可谓“日省吾身虽小,三味俱全”呵。
这世上有太多不同的“成长”,造就了太多不同的人。也正是这大不同,才造就了不因时代变迁而消没的人间喧哗。
月落,日升,一夜光景便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