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但谁又能说出真正的幸福为何物?——也许幸福并非幸福本身,而是对幸福的追求。
在这节课上,老师领我们进行了“什么是幸福”的讨论。我最先提出了我对幸福的定义——活着。但赵雨来马上就对我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是跟随潮流,像漂浮在河面上的牛粪一样活着,还是拥有自由意志地活着;是遵守法律地活着,还是不遵守法律地活着?”记得宋佳欣同学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发人深省,她说:“生活怎么样,就怎么样生活。”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转眼间就已经过了两年,这意味着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有很多人问我:“你那么努力地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挣钱吗?还是为了名利?”我说:“都不是,是为了获得追求幸福的幸福。”我想,这或许也就是徐老师告诉我们的幸福的意义吧?——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要想获得生活的幸福,就必须对幸福的生活不断追求”。
虽遭贬黜,范仲淹还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被贬滁州,欧阳修却依旧忧国忧民——“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他们来说,这种广阔的胸襟就是幸福吧?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在其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因为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却还是鼓起了勇气,面对生活——生活之对于她,超越凡俗的坚强与意志大概就是幸福吧?因为他们从没有停止过对天下幸福的追求,是以他们虽经历磨难而不失幸福。
如颜回般“一箪一瓢饮在陋巷”,是清贫者的幸福;青云直上加官进爵,是政客的幸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商人的幸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农民的幸福;“金榜题名时”,“打马御街前”,是读书人的幸福;……相比于范仲淹、欧阳修、海伦凯勒,此一类幸福虽然不失其高尚,但却也难以作为幸福真谛的诠释。至于老子所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我就更不敢苟同了。
明帝朱元璋,如果对自己当和尚的生活感的满足,那么它能否开创大明王朝?——不能。假设他的和尚生活,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幸福的,那么,在这个幸福的和尚生活和开创大明王朝之后的幸福生活之间,哪一个更值得追求,哪一个更幸福?如果你硬要说当和尚的幸福生活也是幸福啊!那这种幸福是否意味着以无知和堕落为前提的和代价呢?而无知和堕落为前提的幸福,又岂能被定义为幸福?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的追求,因为所有通过追求得到的东西就像装进篮子里的苹果一样,我们通过追求增加了我们篮子中的所获。生活的意义在于你追求的热情之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否则,我们的所获除了能诠释我们的过去外,无法使我们去面对未来;而失去未来的生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更不可能成为生活的意义。”徐明老师如是说。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对幸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