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句词虽短,却形象地写出了清欢,林清玄认为此处的“清欢”可翻译成“清淡的欢愉”,宁静淡泊又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欢愉,正是其意义所在。剥落世俗外表,清欢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清欢之美在于亲近自然。
只有亲近自然时才会发现:随手采撷的山肴野蔌胜过值万钱的玉盘珍馐;临溪而渔酿泉为酒要比订一份外卖食物更有滋味;凌绝顶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要比盯着步数排行榜狂奔更有成就感YouTube千万博主李子柒记录下田园生活,让大家实现了“云清欢”,这其实体现出一些现代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变得更加强烈,说明清欢与自然密不可分。
清欢之美在于淡泊名利。
我们应当清楚,淡泊名利丝毫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伟大,俯仰古今中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悠然见南山的清欢;居里夫人有着“把奖章扔给女儿玩”的淡泊才有一心钻研科学的清欢;钱钟书先生拒绝接受一切采访才能有不顾舆论投身文学的清欢。坐拥功名利禄看似美哉,实际上人生的却更加迷茫。菲茨杰拉德笔下美国的“爵士时代”繁华又纸醉金迷,“美国梦”的破灭又令多少年轻人迷失。如果我们都淡泊名利追寻清欢,世界将充满更多真实的触手可及的美好。
清欢之美在于精神世界的富饶。
于敏曾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写到:“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物的义务,每个人都有如此的权利。”当我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抛开一切身外之物时,我们所能专注的,就只有我们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我国脱贫更有“扶贫先扶智”的策略,可见精神的匮乏有时比物质匮乏更令人贫穷。
苏东坡的一生多次左迁,甚至算得上颠沛流离,可他的生活态度仍令人神往:饮酒品茶,烹饪美食,结交好友——他竹杖芒鞋,用一篇篇诗词文章告诉世人:“人间有味是清欢。”
追寻清欢其实与现代人主张“贫穷的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以物质贫穷换来精神富裕,是一种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