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两个月的家。
天下初三一般忙,由于面临中考,学习功课特别紧。过大周都没回过家,我一直住在县城的姑姑家。我家离县城五六十华里,回家一趟特别不容易。期中考试过后姑姑让我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我归心似箭,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乡间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靠街的“土坏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爷爷的家。爸爸和妈妈常年在外务工。我爷爷奶奶和我的弟妹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鱗次栉比,把村子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奇怪的是,爷爷是种地的好把式,千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爷爷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爷爷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爷爷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奶奶常年吃药,姑姑上大学。现在日子好过了,爷爷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这次回家,奇迹出现了一一爷爷家的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水泥的墙体,红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两个月不见,家人特别亲热得不行,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瘦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几句,急忙屋里屋外看新房去了。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奶奶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爷爷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学不是为了让你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吗?你两个月不回家,你爷爷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爷爷从地里回来了,语重心长说:改革开放已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我们的家乡的面貌和老百姓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田地已承包到户,乡亲们除了种植小麦和玉米外,农闲的时候干点手工,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白面馒头,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建立,给我们村带来生机。我们村的耕地大多是沙土地,土壤瘠薄,一遇大风天,黄沙漫漫,因为贫困程度高,成为了县里发展梨园的第一个村。我们家是第一批响应者,爷爷把家里20亩耕地种上梨树,经过技术员5年多的培育秋月梨果形优美,果皮黄,口感细腻,甘甜多汁,含糖量高,品质上等,俗称“冰糖梨”。威县梨产业种植面积13万亩,建成标准化梨园230个,培育农民合作社110家,探索创新了“威梨模式”。我们家有10亩葡萄园,威县政府引导农户强力推广葡萄种植技术和优质的葡萄品种,使威县葡萄种植产业逐步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大主导产业,带动3万多农民增收,推动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这座“小洋楼”正是爷爷靠党的富民政策带动下建起来的。爷爷通过这几年威梨种植和葡萄产业合作社的收入,除去人工和农药化肥的费用,每年都有十几万的净收入。
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爷爷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改革进行到底,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看着爷爷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绝不辜负爷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