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一种古老的玩具,有一张薄绢与一根游丝般的细线组成。而这样柔弱的身躯却可以在云端飞翔。
——题记
爱放风筝的人知道,这风筝在春天放最为有趣。略显强劲的春风托着风筝,不一会儿风筝就可以直入云霄。起初,一切都好,可风筝一飞高,就要一下一下地用力拉线的另一头,风筝才会平稳地飞翔。
若将春天的风筝比作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将那风筝线比作家长、老师亦不为过。青春期的我们经常认为长辈是错误的,他们不符合时代的潮流,经常与家长吵架,这就像风筝在被送上天后,极力想摆脱“风筝线”的控制,但我们越是想离开它的束缚,它就拉得越紧,着实让人讨厌。
且慢,在认为这很讨厌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风筝摆脱了线的束缚会有何景象吧:美丽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飘越远,飞过天际线,飞向远方。或许它会一直往上,被炽热的大气层吞噬;或许它会挂在高高的水塔上,忍受风吹日晒的痛苦;抑或它落到无人的山冈,被泥土掩埋……无论如何,结局并不乐观。如若我们真的挣脱了束缚,就会像风筝一样随风飘逝,失去节制,走上不归路。想到这里,你还会向往“没有风筝线”的生活吗?
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风筝如此华丽,风筝线却很普通,没有显示威风的机会?它只会在风筝之下默默承担,承担克制风筝的重担,承担沉默的痛苦。一旦风筝“逃走”,被撕成两半的是它,残缺不全的也是它。在我们与家长吵架后,父母总会像往常一样对待我们,将心中的伤心与悲痛藏在心底。换个角度说,我们对长辈的反抗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与长辈、老师的关系就是风筝与线的关系。我们的一切成果都是父母帮助我们得到的,但父母为了牵制住我们,连自己也顾不上。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太多被孩子“拖老”的父母。他们呈现出与自己实际年龄不符的特点:双颊上“沟壑纵横”,眉头紧皱,苦口婆心。他们的背被压弯了,腰被压驼了,但孩子们仍然在不停地伤害他们,把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为“挣脱枷锁”而“奋斗”。
在这里,我想给这样的孩子们提出几句忠告:我们无法离开父母,也必不可以离开父母。所以,还是尽可能地听从父母的劝告,孝顺父母。因为只有父母长辈才有足够的经验来送我们上青天。
尾声
风筝之所以能直入云霄,是因为风筝与线相互依靠、相互牵制,才能使它那柔弱的身躯获得翱翔天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