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题记
万物皆有其本源,一切的一切都是“根上”的分杈、枝叶,只有根基扎稳,树木才能枝繁叶茂。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人类“但行一事必问根由”习惯的养成,正是这种追根溯源意识的体现。
隐藏于地下的根,直接决定秀于地表的枝叶;深藏内心的根,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实表现。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在这里强调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在他看来,一个人重视做人的根本,才会明白处世的道理,而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就是所有品德当中最核心的根本。
品行是一个人的根本。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极力追求完善自己的品格,以行动坚守自己的根本: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自省慎独,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爱国情怀,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济世之慨。一代代人成功的背后都是树安身立命之本,守道德品行之根。然“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培养良好品德容易,但真正做到坚守却很难。我们,只有做到行已有耻,止于至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才能坚守做人的根,最终有所建树。
家训是一个家庭的根本。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类箴言家训,我们已是耳熟能详,一个家族有什么样的家训,决定了子孙后代能如何面对人生,所谓家训就是一种对后人的训诫,勉励,不是一句空话,应当成为一种祖祖辈辈流传下的“血液”。反观当今,家训成为一种摆设,一个空虚的话题,只有每个家族成员的世代坚守,落实于具体行动,日常生活中,家训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引领家族长盛不衰。
思想是一个国家的根。
40年前,一位老人在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此期间,诞生了一代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标致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中国完成了一个个建设目标,完成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思想成为一把利剑,国家领导人需不断推陈出新,克服阻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筑守国之基本。
扎下根基,只有继续为其浇水施肥,以行为坚守根基,才能迎来一片繁花盛开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