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然而,“舒服”的生活可能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所喜欢的——少年总是爱追求一些不一样的、满含“新意”的东西。但这些追求有时在大人眼里就是不听话的表现。于是乎,在少年追求个性的道路上,总会有一块写着“此路不通”路牌,名为“叛逆”。
可是叛逆全是错的吗?——“不见得!”
叛逆也有着它的意义。在这个已经近乎“格式化”的社会,叛逆象征着一些时代进步的“必需品”,譬如“创新”。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物质横流的时代,各种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然而创新是在什么中产生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人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锐气、好奇心在很小的时候就屡受打击,就像一把钝了的刀,还拿什么去锋利。创新意味着不同,不同也许就是是别人眼里的叛逆——创新是叛逆的产物。创新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一个创新的想法有时可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一国两制”构想,如果不是这个创造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港、澳能顺利回归吗?马云创办并享誉全球的“阿里巴巴集团”,起初不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构想吗?当人们过够了单一乏味的生活,一点新意或许就是商机。曾经风靡全球的诺基亚手机,为什么在苹果出世之后便一蹶不振?为什么当初不被看好的世界之窗“windows”在十余年后便流行世界?凡此种种的原因便是其跨时代的创造性思想——在苹果手机没问世之前,谁曾幻想过“智能手机”;在“windows”没流行起来之前,谁会认为这小小的窗口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创新可能不被看好,但成功永远不会。
由此可见,开放性的思维创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父母,更不是五十年前的爷爷奶奶,我们属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属于我们。时代在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也在变——我们不必恪守从前成功的经验。举个例子。都说写作文讲究“套路”,但大家在写作文时(尤其在考试时)总会按照老师讲过的那些被拆开了、揉碎了的“成功”的“套路”来写,但这样千篇一律的作文往往会让老师觉得枯燥,以至于你虽很用心的在写,但在新颖方面已经打了折扣。所以那些立意新颖、与众不同的作文很容易收到奇效。我们不能把过去成功的经验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而是在其基础上讲求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的格局也因科技的创新而改变着——在冷兵器时代,一场战争的胜负可能会被将士们的士气所左右,从而实现“以少胜多”的奇迹;而现在的战争完全是科技的碰撞、装备的比拼,靠满腔热血赢得的胜利已经很少见了。科技是立国之本,而创新则是科技之基。往小了说,创新代表着个人的智慧;往大了说,创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少年志向应高远!
新时代的我们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积极发展创新思维、勇于创新,用创新来创造科学,用科学改变人生、改变未来。我们不喜欢“舒服”的生活,或者说“舒服”本就不应该锐气的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叛逆”的精神来打这个破默守陈规的世界,让这个世界因“叛逆”的我们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