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题记
七夕啊,是个令人遐想的词儿。
在这特殊的一天,情侣们都会手牵着手逛游着,去小吃摊,去礼物店,一起在天桥上散步,空气中溢满了幸福。这一天的雨,被叫做“相思雨”,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喜悦,是鹊桥横空列阵相接的欢喜,它蕴含着一个众人皆知的伤感故事。
据说,七夕节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便是最早的记载,也是乞巧的起源。直至今日的七夕节也是,农村的一些人家还会传承一些习俗。对于我们这种啥也不懂的小孩来说,七夕就是美食节。七夕这天,奶奶会为我做巧饼,寓意着家里同心和睦。
巧饼,又名“巧心结”,传说情侣在七夕节这一天,吃了“巧心结”,他们便会像牛郎织女那般痴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种家乡专属的美食,是独一无二的。
巧饼的做法很是复杂。首先,要做巧饼的每家每户都会去大山沟里寻找殷青,这是一种含有纯天然无污染红色颜料的植物。这种植物特别难寻,他是野生的,平常家里是无法种植的,即使翻遍整座大山,可能连个影儿都看不见。这便是一大难处。还需要菜豆叶,菜豆叶奶奶家年年种,这个倒是不愁。接下来,将千辛万苦寻来的殷青和菜豆叶洗净,放着备用。
重磅登场——用蒜臼子做染料。这可是我的拿手绝活。将殷青叶子撕成小块,放入蒜臼子,拿起蒜锤,一点一点地掂,当这个时候,必须要集中注意力,因为叶子特别多,一不小心就会掂到手上,一下一下地掂,不紧不慢,很有节奏,就像对待生活一样,过急的期盼,有时候也是徒劳,为何不去静下心,慢慢体会呢。暗紫色的叶子慢慢地掂出了红红的汁液,那些汁液清澈见底,丝毫没有任何杂质,这般澄澈,这般随波荡漾,这,便是自然的力量吧。待叶子的脉络被分离出来,这便算是掂好了。接着放紫色的叶子,直到叶子用完为止。最后,将蒜臼子里已经被点成水和叶筋的紫红色叶子倒出来,放入盆中,用手抓起叶子的筋,使劲一纳,紫红色的汁液顺着手背,缓缓流下,染红了指甲,染红了手心,也染红了我迫切的心。正如奶奶所说的那样:“农村人不像城里人那么爱干净,农村人,朴实,不怕累,不怕吃苦,天天与自然打交道,自然是与大自然有着心灵感应。”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然后,将分离出来的汁液和着面,揉成一个红色的面团。绿色的面团,也是如此“照搬复制”出来的。接下来,将面团搓成长长的细条,拿刀切成一个一个可爱的小团子,将团子用手盘成球体,团子的表面特别光滑,像一颗颗剔透的宝珠,泛着耀眼的光芒。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就绪,主角登场。
奶奶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绿色、红色、白色的团子拿起来,手指如蜻蜓点水,蘸过水之后,熟练地在团子的正面点上一点,然后将两个大小相等,颜色不同的团子粘在一起,如此继续,一个又一个的巧饼出自奶奶那双灵巧的双手,红色、绿色、白色,交织相错,五颜六色,像春天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每年,奶奶都会做一种巴掌样式的巧饼,五个指头指节分明,形象逼真,堪称完美。在那花花绿绿的手掌上面,仿佛隐藏了无数的烦心事,细细杂碎。奶奶说,真正过七夕的人吃掉它,会寓意着变得没有烦恼,忘掉过去受到的伤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遇到最适合他的人。这句话,当时不懂,现在却已难以忘怀。
完美谢幕。将做好的巧饼丢入烧开的油中,“滋滋滋”,巧饼的周围瞬间拥抱了一堆白色泡泡,终于,忙活了一天,它出锅了!它出锅了!它带着幽香出锅了!
金黄金黄的外表,脆脆的,香香的,一口下去,满满的油汁爆满口腔,很有嚼劲,细细品味,还带着殷青的清香,夹杂着泥土的味道,妙不可言。
小时候,没有WiFi,没有巧克力,没有玫瑰花,那时候的七夕,过得天真、简单,就像巧饼一样,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回忆,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七夕啊,它是一场相思一场雨的思念;是一份痴心一份情的爱恋,是一丝甜蜜一丝醉的浪漫;是一抹柔情一抹重的誓约;是一朝牵手一朝定的余生。
但愿,在我的未来,会有一个满眼是我的男孩儿,陪我一起过七夕,一起赏弯月,一起亲手制作巧饼,一起陪我共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