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吃大鱼
小鱼吃大鱼1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世上比比皆是。然而放学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小鱼吃大鱼的现象。
放学铃声敲响啦,我快速的收拾书包加入了放学的大军。
门口的人可真多呀!一个个学生鱼贯而出,汇入了人的海洋。一个个家长驾着战车,有两轮的,三轮的,四轮的;有的按顺序摆在路牙子上,有的则横七竖八的停在学校门口的两边;有的人还舍不得撇下了自己的战车,歪歪的斜斜的坐在战车上,用脚撑着地,有的家长则按捺不住,停好战车,站在学校大门口,一个个神情专注的盯着凯旋而归的英雄们,似乎生怕眨一下眼就漏下一个学生,从而漏下自己家的英雄。
门口的声音可真杂呀!有人大声的喊:哎!哎!在这儿;有人和风细雨的说:孩子放学啦!有的人说总算找到你啦,怎么出来这么晚?滴滴,滴滴,一辆辆小汽车犹如庞然大物停在了道路的中间,拼命的按着喇叭。可是喇叭的声音也被湮没在着尘喧的声音之中。
看看,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你想,一辆辆平时飞驰而过的小汽车,这时却纹丝不动,似乎被施了魔法似的钉在了路的中央。而一辆辆小电车却如鱼得水。在一辆辆汽车中来回穿梭。一会儿擦着车灯穿过,一会儿贴着车身快速的划过,一会儿向车身轻轻的摇摆……我禁不住想起了一句诗: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好不容易游出了人海,回过头来,后面的场面煞是壮观。看着一个个望子成龙的家长,这种拼命劲儿丝毫不亚于课堂上努力拼搏的我们。
人生无处不竞争,加油!我给自己暗暗打气。我一定会做最棒的自己。
小鱼吃大鱼2
在茫茫的大海里,鲨鱼是海里的国王。难道就没有比鲨鱼更强的鱼么?有!那就是小硬颚鱼!硬颚鱼可是鲨鱼的克星哩!
硬颚鱼身体扁扁的,这样,十分容易钻进鲨鱼的嘴里。它若是胖嘟嘟的,别说吃鲨鱼了,钻都钻不进鲨鱼嘴里,那鲨鱼不把它吃了才怪呢!
硬颚鱼身上有很多刺,它用力吸气时,刺就会竖起来。这可是它在鲨鱼肚子里打钻的工具哟!否则它哪能几个小时就出来啊!
你看,鲨鱼一来,别的鱼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只有硬颚鱼毫不惧怕,反而挺高兴的,因为这个小小的家伙又可以饱餐一顿了!
看,硬颚鱼肚子朝天,一直游进鲨鱼那无比巨大的嘴巴里。它可真勇敢,不担心鲨鱼一口咬碎它!你可别看硬颚鱼外皮松弛,刺平贴在它的身上,但它一旦来到鲨鱼肚子里,可就变样了!它鼓足了劲,吸一口气,使身体变得像个圆球似的,身上的硬刺也竖了起来。于是,它就在鲨鱼的肚子里乱撞,乱咬,无论鲨鱼怎么求情,它都无动于衷,它只想享受一顿美食。真是个冷酷的家伙!
几个小时过去了,凶猛的鲨鱼不动了。其它被鲨鱼追得筋疲力尽的小鱼儿们终于能停下来喘口气了。
不一会儿,鲨鱼的肚子中心凸出来一个小球,那个小球突然破裂成一个小洞,是硬颚鱼出来了!鱼儿们欢呼起来,为它们的英雄喝彩!
不好,有其它的鲨鱼顺着血腥味飞快地赶了过来!没关系,当它们看见自己的同伴竟然倒在血泊中时,都害怕地溜走了。
小小硬颚鱼真是海底无敌啊!这正是一物降一物,神奇的大自然啊!
小鱼吃大鱼3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今天,我这只“大鱼”被“小鱼”给吃了。
今天,老师宣布等一下会有许多小朋友来到我们班,我们要去测试这些小朋友们……老师话还没有说完,班上就像沸腾的开水一样——炸开了锅,我四处张望,有的忐忑不安,用手捂住胸口,心惊胆战的;有的满不在乎;而我想:这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胸有成竹。最关键的就是把卡片做好,不能让小朋友看不起,于是我把卡片上的字,稍微写大了一点,因为我怕到时候小朋友说:“姐姐,这个字怎么这么小啊!我都看不懂。”到时候我的脸面该往哪里搁啊!这时老师了一部份同学去一(8)班,一部份同学待在班上,我也是其中之一,这时一位同学说:“来了!来了!”班上就像是牧童走进马群——乱套了,近了!近了!小朋友的脚步声近了!这时一(8)班的王老师,带着她们班的一部份同学到了,本来测试,我还悠然自得,可小朋友一进来,我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了,以前的小朋友看起来,都傻乎乎的,可现在的小朋友看起来都古灵精怪的,我怕我不能胜任老师一职。王老师分配了四个小朋友到我们这组,这些小朋友就像是玻璃杯一样,一碰就碎,所以我把他们当成掌上明珠,捧得高高的。我半蹲着俯下身,弯下腰,奶声奶气地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那个小女孩手抓住衣角,四处张望,吞吞吐吐地说了两个字——佳欣,声音小的像蚊子一样,耳朵贴近了还是听不见,这是我真想把一个喇叭塞进她的嘴里,这是我凑近了一点,她反而大声地说:“佳欣——”把握的耳朵都给震聋了,我仔细的看了看她,其实她长的也蛮好看的,梳着一头美丽的黑发,前面是平海,水灵灵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嘴巴小小的,可爱极了,我给她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拼音,她都对答如流,我在心里不经赞叹道:真是一个拼音天才。这是我拿了一个简单不能在简单的“ai”给她读,可她却不知如何发音,我愕然。后来我们接二连三的给小朋友们测试。
当老师可不简单,但当老师也是一种学问,一种和读书、作业、听课,同样重要的学问。今天我被这群“小鱼”给吃了。怎么样,听了我的经历,你也很激动把!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去尝试你的“大鱼”梦吧!
小鱼吃大鱼4
在一个辽阔的大海里,这个大海的名字叫做“尼罗海。”大海连着一条小溪,每天都会有小溪的水随着瀑布“哗哗”地流向咆哮的大海。然而,在大海里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条灰色的小石斑鱼正用它那强健的鱼尾拍打着石头,发出“啪啪”的声音。因为它要从石头缝里寻找小龙虾吃。突然,只听“沙”地一声,不知从哪里窜出一条凶恶的大鲨鱼,扬言说要吃掉小石斑鱼!小石斑鱼听了这句话,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但是聪明的小石斑鱼马上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但这个办法只能拖延一下时间!只见小石斑鱼笑嘻嘻地向鲨鱼“走”去,说道:“鲨鱼大哥,你看看,周围那么多肥大的鱼等着你去吃它们,你却不吃,还来吃我这条瘦到皮包骨的小鱼?”鲨鱼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真是笑死我了,眼泪都笑出来了。西瓜我要芝麻我也要!你就乖乖束手就擒吧!”
话音未落,鲨鱼已张开那血盆大口要将小石斑鱼一口吞之!就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小石斑鱼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那就是——逃!只见小石斑鱼以闪电般的速度游走了。但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鲨鱼还是追上了小石斑鱼:“哈哈,我已经是老江湖了,你的这招已经很“土”了!”小石斑鱼听了,全身颤抖着,但它马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鲨鱼大哥,也不知有句俗话您听过没,这句俗话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我现在还没吃到虾子呢,您就来吃我,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呀?”鲨鱼听了,觉得小石斑鱼说的挺有道理。
便对小石斑鱼说:“那好,量你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你滚吧,第二天我来吃你。”说完便大笑着扬长而去。第二天,小石斑鱼在外面觅食时,发现了一条小龙虾,这可是一道“美味佳肴”呀!小石斑鱼便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捉住了小龙虾,像吸雪茄烟似的.把小龙虾叼在嘴里,只听“呼”的一声就把小龙虾吞进去了半截。这时,昨天那条大鲨鱼不知从那里窜了出来,它肥大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哈哈,这次我要把你吃掉!”小石斑鱼听了,全身惊出了一身冷汗。但它假装不耐烦地说:“急什么,我还没吃完呢!”小石斑魚一边說一边寻找逃跑的机会。这时,一群黑压压的东西扑向大鲨鱼。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大群食人鱼,这些食人鱼个个凶神恶煞,露出锋利的牙齿。
这群食人鱼二话不说便扑向大鲨鱼,撕咬着大鲨鱼身上的肉。只听大鲨鱼哀号着:“喂,你们干什么,大鱼吃小鱼这时规矩。ohdear!”大鲨鱼的声音越叫越凄惨!紧接着,声音突然中断。乍一看,天呀,不过十分钟而已,一条大鲨鱼只剩下白白的骨架了!
而小石斑鱼呢?它在一旁吓得呆若木鸡,直到这群食人鱼快走的时候才问了一句话:“你们为什么只吃大鲨鱼而不吃我!食人鱼的头领打了一个饱嗝,说道:“我们食人鱼都是群体活动的,遇到像鲨鱼这种大鱼才会行动,像你这种小不点还不够我们的六名兄弟塞牙缝呢!”小石斑鱼又非常好奇地问下去:“海洋里的规矩不是大鱼吃小鱼吗?”这时,食人鱼头领旁边的食人鱼插话道:“那也不一定,我们食人鱼都是以小取大、以多胜少的。”这时,食人鱼已经走了,只留下了在那发愣的小石斑鱼。
后来,小石斑鱼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原来海洋世界里还有小鱼吃大鱼呢,真是新鲜事!”随后便摆动它的鱼尾游走了。
小鱼吃大鱼5
出差晚上在宾馆看电视,电影频道正在播放《小鱼吃大鱼》的后半部。
一家著名服装公司的老董事长去世,他的儿子接任新董事长,设计总监要求用自己的名字创建一个品牌,董事长没有答应。
于是这位总监就留下辞职信不告而别,并将公司即将发布的服装新款私下卖给了竞争对手并赶在公司的发布会之前进行了发布,因为对方答应这位设计总监的要求——用她的名字创建品牌,她还通过自己在业界的影响力,告知所有的有名设计师,都不要为原来的公司设计服装。
新任董事长最终在两位年轻人的帮助下很快又重新设计了新的服装款式,并向竞争对手及设计总监发出邀请,请他们参加公司的服装发布会。
发布会非常成功,新款服装大受好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竞争对手和设计总监。
更让人意外的是,公司当场宣布,第一,以设计总监的名字创建品牌并已经注册成功;第二,给她升职成为公司的CEO;第三,请行业协会给她颁发“终身成就奖”。
设计总监当场被震惊,竞争对手立马被气晕,二人翻脸。
后面还有一个镜头:新任CEO被董事长派到大西北创建新公司,地点是一片戈壁,她抓狂了。
原来董事长是报复她和竞争对手。
结局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恶有恶报。
但我认为这是董事长最大的败笔。
如果故事到发布会就结束,将来这家公司必成大业。
想想看,有谁能抵挡得住这种充满大爱的、威力无比的招式:击败竞争对手,收服设计总监,让员工死心塌地,叫业界心服口服。
可惜,董事长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狠地报复设计总监,落了俗套。
这样做结果将会是:设计总监重投竞争对手,员工从此战战兢兢,业内人士莞尔一笑。
唯一的收获是董事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落个“痛快”,对公司却没有一点好处。
影片的最后镜头是两位帮助公司力挽狂澜的年轻人自己开了一家店,原来他们离开了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