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属作文(精选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归属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属作文1春去秋来,又是一个学年,我从六年级升上了初一,进入了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我来到了新学校,我要在这里度过初中三年。我来这里不久,在这里待了一个学期,我喜欢这里冬末春初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
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正是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一踏进校园,我又闻到了从书页里发出的淡淡香气夹杂着花香,我仿佛又听到了一阵又一阵的读书声飘了过来,围绕在我耳边,粉色的花香中透着绿意。周围的人都大包小包的,都拉着行李箱。我一路走去宿舍,看到了老师并向他问好,也看到了同学,打了个招呼。我又看到了熟悉的教学楼,每次吃饭是都有热腾腾的饭菜的食堂,一条清澈的小溪,篮球场上是爱好篮球的人,放松及汗水挥洒的地方,我无意间看到了几朵我没看过的花,我问妈妈这是什么,他说不知道,这些花有点像喇叭花,但喇叭花是藤蔓状的,可这是长在树上的,有两种颜色,艳红色和淡紫色,我比较喜欢淡紫色的,因为它带给我梦幻的视觉,让我联想到薰衣草,在薰衣草花田里,闻着花香,慢慢地闭上眼睛,呼吸着充满薰衣草花香的新鲜空气,那种感觉应该是爽极了。很快来到了我最喜欢的地方。
这里,中间有一棵树,开始时没什么叶子,这次回来真是焕然一新,嫩绿的叶子缀满整棵大树。树下有凳子,围绕着树干,我们可以坐在下面聊天,特别是秋天的时候,正是茉莉花绽放的季节,在那个时候,你可以和同学在那里谈心,也可以欣赏茉莉花,茉莉花有单瓣的,也有双瓣的,它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夏天时,每天晚上回宿舍的时候,总是能闻到一股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我每次来到这里,我总是能感到心情舒爽,因为这里有我和同学的回忆,是我和我在这里交的第一个朋友交心的地方,每每来到这里,一幕幕的画面再次出现在我眼前,每每想到我的嘴角总会勾起一抹微笑。
校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生活,我在丽景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地。年幼时人人都想长大,年老时,人人都怀念青春时期,羡慕着年轻人。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青春生活,要好好珍惜它。在自己的心灵归属地挥洒汗水,等待着一份心灵的收获。
归属作文2“如果说国际路线的英文歌是我的翅膀,可以带我飞得更远;那传统的中文,传统的东方神韵就是我的根,可以带我回家。”这是歌手张靓颖在第三届全球风格论坛的演讲的一句话,在我看来,她的话让我更坚定地认为,无论走多远走多久,心的归属都会是最初的起点。
中国,具有她独特的“味道”。正所谓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才能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倾听”不是简单的听,是在开放的心态下去理解,而“不同风格”意味着现代文明有着巨大差异,才需要我们有自己见解地去感受,认知属于中国的味道。
首先,我想先来谈谈“中国味”。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不断发展的,也在不断开放。而所谓的“中国味”,也许是一首《青花瓷》,也许是上海的小弄堂,又或許是一段京口相声,四川的大熊猫。我们谁都不可否认,“中国味”是缤纷多彩,好比说年初的《流浪地球》,中国式的科幻迈出了崭新的一步。这意味着“中国味”发展向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既有传统的保留,更有新的发展。
然而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面对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时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要么盲从,要么固守,前者缺乏思考,没有主见,终寻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后者固执己见,一味的坚守终会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淘汰。因此,在我看来,应该既不迷失自我,又勇于接收他者。
认识事物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应当是认识自我,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想要知人,首先要自知。一个人若是连自己都不了解,何谈去认识了解他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水平,进而取别人之所长,避别人之所短,才能更好地调整、提升自己。其次是认识社会,社会,简单来说是人的集合,故认识社会的基础就在于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中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各种观点相互整合,融为一体是在认识社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最后我更想来谈谈认识世界,认识世界更需要我们突破认知的局限性,因为有地域、文化、种族的差异,准确地认识世界才变得更为艰难,在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下,国与国的交流更加密切,视角从单一变为多方位的,也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但唯一保持不变的应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拿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而言,中国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因为对其他国家、事物的开放与包容,我们才可以接纳并认识一个全面的世界。
开放与包容,我相信是中国走过这么多年来越来越强大的原因,也是中国人可以对中国文化引以为豪的自信,即使是在如此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依旧可以坚定地热爱并弘扬中国文化,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绚丽的世界,对于新鲜事物,我们热情地接受并欢迎,可心中那一方净土始终会为“中国味”而保留,因为那恰恰就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心的归属。
归属作文3在人群中穿行久了,总希望有个安静的地方让我停留一下。心理渴望、盼望的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让我放松。在那里,忘掉这满世界的人影。但我并不是看破红尘,我只是心累,想找个有阳光的午后,一个人徘徊在一片清静的白桦林清整一下乱冧的思绪,让飞鸟在缝隙中飞过,留下痕迹让我捉摸、寻访它的乐天。
这世界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期待最普通的命运,我云愿意沉浸在平凡中,只欣赏自己的寂寞。在这繁闹的城市中寻找着可以暂时搁置我心灵的角落,即使那里长满荒草,不满荒凉,我也价将毫不畏惧。
无数个无眠的夜里,想着当自己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是时候,一直渴望着成长,渴望脱离那种单纯兼平静的生活,渴望迅速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去闯荡一片天地,去承受一川风雨,去自由地选择,诗意地栖居。而这一天随着时间的飞过,我回过头去,才发现自己迫不及待要告别的是一段段如此美好的而无法重来的岁月。真的想回到那个过去,因为那里有属于我自己的栖息地,那里或许就是我心田的追求吧。
从来不抱怨生活欠了我什么,因为我知道生活一直不知道我是谁。耽误期盼生活将我安排到儿时那个热烈而旷寂的视野。我们在树下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着树丫上欢快的鸟儿。听到窗外的传来沙沙的雨声,冲洗岁月,想着从前的静夜里,我会与灯对坐,与书对坐,在心中为花的凋谢而祭。没想到今天我只会与黑暗对坐,任然找不到属于我心放纵的一点空间半个角落。雨下得那么低调,那么低沉,真的期盼有些什么我一直渴求的东西会从雨丝中,悄然滑落到我手上,以慰我受伤的心,希望时间可以在我心灵最脆弱的地方停留那么一会儿……
茶,凉了,还有梦 ……此处隐藏2682个字……车里欣赏着夜景,夜色流淌着忧伤的妩媚。坐在车窗边,看路边灯光摇曳,难得的清静,难得的悠闲。
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晚上出去的,因为怕想家。看到灯火辉煌的都市,想着没有一处灯光是为自己在守候,很是感伤。然而又喜欢着这样的夜色,没有了那么多的喧嚣,静谧而和谐。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溶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中,尽管在这里已经生活了那么多年。
曾经一度想过要逃离的。但依然彳亍在这里。因为喜欢着这个城市。喜欢着人生活在这样一所城市里的思想。
很多时候,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女子。常常觉得自己是幸运儿。记得第二次回到B市的时候,M说,你到底想干什么,你又能干什么。是的,那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可是事实证明,我不仅仅依靠自己在这所城市里生活下来了,而且生活的很好。一如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和她会成为朋友。
生活很多时候是不可思议的,是荒唐的。而在我前行的岁月里,遇到过那么多帮助我成长的人,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一笔财富。
就如这夜色一般,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在这夜色里穿行,只为那一方安稳的栖身之地。多年以前向往的生活,我不知道是离的近了还是更远了。只是这么多年习惯了一直前行。
当初选择来这里的时候,父母尽管不舍却没有阻拦,他们说,只要我自己以后不会后悔。是的,我想我是对的,因为我从没后悔过。即使这夜色的温柔刺痛我的灵魂,我依然倔强的前行。
归属作文9你是否曾望到这样的一幅画面?
人来人往的商场中,有一群孩子在其中的某一角落,捧着书,入神地阅读。稚嫩的童声在一片嘈杂中显得格外悦耳、动听。过往的行人每每瞥到这个角落,总会不约而同地让目光驻足,停顿几秒,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是位于上海某一百货商店的儿童共享书街。
近年来“共享”这个词似乎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共”中,从孤立的个体走向群体,在“享”中寻觅那份不期而遇的快乐与欣喜。近而,“共享”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纳;这样一个新词,让许多人找到自己之于社会的归属感。
可我认为,“共享”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回归。
如今的快节奏生活,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封闭在所谓的“小世界”中。固定的生活,固定的交友圈,让人们越发淡漠了与周围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记得外婆曾与我说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大多数人“蜗居”在占地面积小,活动空间小,但人情味却浓的上海老式石库门建筑里。由于生活居住空间的限制,人们不得不把厨房(俗称灶头间)、卫生间(俗称马桶间)从私有变成了几家人共用。于是这样的情景常常可见。
“王阿姨,阿拉醋么了,好借(假)一点伐?”“好额,好额。台子上有碗阳春面,侬孙囡伐是今朝过生日嘛?送给她。”每日黄昏时分,灶头间锅碗瓢盆的撞击声,菜入锅的“呲拉”声,邻里间轻松的谈笑声,在这不大的空间里交杂。
“有事找邻居,没事找邻居。”这是外婆那一代人所记忆和怀念的生活。他们在那狭窄的弄堂里所认识的人,感受的情,让他们寻到了自己于这座城的归属感。那小小的灶头间,成为城市接纳他们的呼吸口。他们那一代人,骨子里便融入了上海“好客,自来熟,海纳百川”的特点,所以,不论走到哪儿,便都是“天涯若比邻”。
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从共享到独享,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从独享再回归到共享,是人类自身对于人际交往与社会归属的需求。而这样的一次回归,在我眼中,是人们思想上的觉醒与向致美人性的一次靠近。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颗孤单的行星,在潮湿昏暗的轨道上无助地旋转。可值得庆幸的是,总会有人用微亮的光照亮了我们;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用那光照亮了他人。”于是,我们头上的天空不再单一,夜也不再晦暗。抬起头,所能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星系,散发出的光辉!
归属作文10夜幕降临,黑夜偷偷爬上了树梢,在悄无声息中,一块黑色的布笼罩了大地,万物都变得无声而寂寞,唯独几盏昏暗的灯与天空中的星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儿时,时常听哥哥姐姐们朗诵诗文,却毫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上了小学,这些诗句成了我们日日背诵的对象,我却依旧不求甚解,更无法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我只知道,这些是有关思乡的诗句。可是,平日里上学或是待在家里,从未独自出过远门的我,怎能理解那份乡愁?对于我来说,乡愁是若有若无的事情,既熟悉,又陌生。它频繁出现在文人的笔下,成了书中的常客。可我没有感受过乡愁的滋味,它就像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士,未尝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我虽无法与身在异乡的游子产生共鸣,却也可以依稀地听见他们心中的呐喊,那种深切与热烈,犹如熊熊烈火在燃烧,烧不完也浇不灭;犹如一片无际的野草,春风吹又生。剪不断,理还乱,他与故乡的心用一根线紧紧地牵在了一起,便是怎么也分不开。置身异乡,街道的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只是蒙在它眼前的幻影,在他的心里,只有故乡。故乡可能没有都市的繁华,但也没有在人来人往中穿梭的喧嚣。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那份宁静,而那份宁静正是来自故乡。
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是满含血与泪的一寸寸土地。漂泊在外的游子,是失去向导的游船,在漫漫无边的大海寻找着归处。在外面,无论生活得好与差,却始终不如在家时的轻松自在。还记得乡下的老家门前有一棵大的香樟树,每逢暑假,我会搬把椅子在树下乘凉。可是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个模样。房子盖了新的,门前的香樟树也化为平地,这还是我以前待过的地方吗?城市化的道路与房屋处处可见,可美好的童年中的场景也离我越来越远,在岁月缝花中留下一抹淡淡的回忆。这样想来,游子的内心是沉重,但也正是拥有强大的心才能够写下心中的酸楚的。
每个人回到祖国之时,心中都会有或强或弱的归属感,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快乐。每逢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而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月亮是他们的心灵寄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古代开始,赏月逐渐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深入人心,月已成为诗人们思想的寄托之物。先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后有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都将自己的情思与月亮巧妙地结合起来。现在,人们依旧有这样的观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思乡之情愈加浓烈。白日一天的疲倦逐渐褪去,打开窗户,只觉月亮越发皎洁。一束束的月光微微洒向大地,此时若有笛声附和,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论人们的生活观念是否相同,他们的情思是亘古不变的,是一湾清流蜿蜒且永无止境地流向远方,而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汇入江河。人也一样,对家乡的眷恋是无法用极短的言语来描述的,它如同用一针一线汇成的织布,是无法用简洁的方式去实现的。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有情,情所创造的感受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甚至是痛苦。若没有了情思,那些所谓的乡愁都将化为灰烬,世界便不再有色彩。只有经历了寂寞,才可知团圆的感觉;只有久别重逢,才知家的温暖。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