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文人多爱月:“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是清代的德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是狂放洒脱的李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是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苏轼也带来了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抬头望望那皎洁的月光如同爷爷的目光,温柔慈祥,它不禁把我的思绪,引到了那个纯真的童年。
我的童年,大半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假期在乡下老家。我最喜欢的,是乡村一泻千里的月光。
夜晚,蝉鸣声藏起来了,桂花香藏起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一两片树叶飘落的声音,格外得响,我不禁觉得那是树的心跳声。农民一天的繁忙,到现在终于落下了帷幕。月亮升得很高,轻轻地抚摸着大地。这时人们也卸下内心的武装,在这温柔的月光里,赤裸着一颗心,让月光晾晒。这时啊,我们孩子是待不住的,沿着田间,去村头追寻月亮的脚步,直到月亮西下,我们才踏着湿漉漉的脚印回家。有时我也会和爷爷,坐到门前,一人手里摇一把蒲扇赏月。
我小时候啊,一直觉得,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仿佛有一肚子故事,什么,嫦娥奔月啦,夸父追日啦……可以说,他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爷爷,后来呢,后来呢?”我总是这样追问,爷爷看我这样缠着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地咳一声,接着轻摇着扇子,无意中扇走了多少温暖时光。
渐渐地,我的眼皮不争气地黏上,屋内早已鼾声扑面,已经是下半夜了,爷爷摸着我的头说:“该回屋睡觉啦,明天我们继续讲。”我还是不服气,又接着问:“爷爷,爷爷,天上真的有神仙吗?”“当然有啦,不然这风雨雷电是怎么来的呢。”“那,那月宫真的有嫦娥吗?”“这个,现在不说,明天再告诉你,快睡吧。”
现在回想,那正是月色一泻千里的宁静,漫山遍野,皎洁透亮。而此刻的我,每天面对的,是书山题海。爷爷和月亮的故事,也都成为了我最怀念的那份回忆。深夜时刻,抬头凝望着窗外那皎白的月亮,总是容易模糊了时间,模糊了地点,模糊了匆匆岁月,不禁想起,夏夜的村庄,爷爷抓着蒲扇,和我一起,讲着故事。
我的思绪渐渐又被月亮引到了窗外,回到了那宁静的夏夜村庄。岁月常变,月色无边,心有月亮相伴,天涯亦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