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暖洋洋的,我躺在椅子上,享受着午后美好的时光。这时,一位同学满头大汗地快步走进教室,手里还捧着一大箱饮料,班里人躁动起来了,一边窃窃私语,一边缓缓站起身,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说时迟,那时快,他一进门,就像世界冠军一样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也去凑了个热闹,我们围着这位“世界冠军”一直来到了他的座位上。不知是谁高呼一声“见者有份!”,人群沸腾了,无数只手伸向了装满饮料的箱子,都想来分一杯羹。我也不例外,毕竟还有什么比午饭后晒着太阳,喝着饮料更悠闲的事儿呢?
我挤进人群,一把撕开封条,同学们开始疯抢,你推我挤,一只只手把箱子抽空了,等到人群散去,只剩下“世界冠军”和他的空箱子在风中萧瑟。“世界冠军”看着自己的空盒子,已经快要哭出来了,他耸拉着脑袋,拖着空盒子,走出了教室。
看着他落寞的背影,我意识到我们做的有些过分,我把手中的饮料默默地放在了他的桌上,我身边的同学也一个个归还了饮料。但奇怪的是,饮料箱里依然少了一瓶。
老师来到了班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我们,足足有一分钟,寂静的教室仿佛已经度过了一个世纪的岁月。老师沉着脸,用苍劲有力的语调低沉地质问着我们,空旷的教室只有老师浑厚的语音在回荡:
“我再问一遍,谁拿了饮料!”
没有人回答。
下课了,我们纷纷向“世界冠军”道歉,突然,我看见一个同学拿着饮料,偷偷地放了回去,我笑了。有些事,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不需要声音,不需要影子,让他在岁月里慢慢逝去,时间终会带走一切。我们该做的,是包容和理解,怎么面对当下,怎么面对自己。
想到这里,相比那位同学,更丑恶,更应该批评的人应该是撕开封条的我吧。说来也是讽刺,被批评者却站在来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另一个被批评者,这何尝不是一种虚伪呢?人性有时往往就是如此,在麻痹着自己的心灵。对承认错误这些小事视而不见,何以能成大事呢?那个人也许只是单纯的好面子,这也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但我却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而我竟然还坐在这里,批评着那个人。也许从另一种角度来讲,那个人应该是我才对,不,我应该比那个人的罪孽更加深重。我不仅麻痹了自己,还麻痹了他人,我正在法庭上表演着一场贼喊捉贼的戏码。我忏悔着,将所有的悔意融入了这篇文章之中,那一刻,我释然了,怨念一去皆空。那张面具也被粉碎了残片,悄然落在地上。
第二天,教室里装上了摄像头,气氛不知为何变得压抑,知错能改的人并不需要再执着于他过去所做的,我们不能停滞于过去,而是需要真正地去认识,接纳,包容自己和他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错误中回头,在信念中重生,是每个人成长上必经的道路。但在你批评着别人时,或许应该回头看看,你也可能戴着一幅虚伪的面具,在麻痹着自己和别人。面具在你的脸上,只等你何时摘下它。站起来,说出来,面对真正的自己,直面错误,绝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