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老师说,我演讲朗诵时,总有一种“奇怪的腔调”,于是,每日晨读,我总在努力地克服。
一日,老师宣布,每日要有一次演讲。“下周一开始,先从班长开始!”我顿时是惊讶的,让我这个说话带着“奇怪腔调”的班长来做演讲的“表率”,我,可以做到吗?
选定了内容为最熟悉的《<阿房宫赋>和秦末历史》,紧张的自我训练即款款拉开大幕。从此,早读,课间,晚读,总能见到一个反反复复练习“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等在别人看来琅琅上口的句子。
又是一日晚读,一日的倦意让我倍感乏力。嘴角有些发白。呷一口水,溜过破皮的嘴唇,一阵风一样的疼痛。听了其他同学抑扬顿挫的朗诵,对比自己的不足,我又捧起它,再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尝试。
嘈杂的教室中,我似乎只能听见自己“毫无感情”的“读”,无论心中如何想像,喉咙里始终跳不出来“诵”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我闭上眼,将头拗过去,又摇回来,一丝灰心涌上心头。
我难以雕琢整块的美玉,但我可以努力尝试串起颗颗珍珠。停顿过后,深吸一口气,“再来!”心中默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几一~!阿房出~”直到“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一遍下来,蓦然发现,居然没有打结!我又有了信心,尝试“停连顿挫”,一点点,一点点,声音随着气息,像在空气中跳跃,跃进我的耳朵里,又跃进我的心里。我有了点儿欢喜,原来,我也可以。心中又默念起演讲稿,甚至对“下周一”都有了期盼之心。
转瞬之间,到了周一的演讲。我在班上的讲台前,深鞠一躬,在黑板上写下“《阿房宫赋》和秦末历史”,之后开始了我的演讲。语文老师在台下投来赞许的目光,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末了,在同学们的掌声下,我退下讲台。老师对我说:“班长!你果然在朗诵和演讲中富有潜能,加油!”同学们的掌声像潮水涌入我的心灵。
到了今天,我每每想起此事,心中有苦涩也有甜蜜。我深知,与那些朗诵才华出众的同学比起来,我还有距离。但是,我坚信,我在不止一次的努力尝试中,获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