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课的路上,看到近水台的糕点新鲜出炉,小区前的牛奶房正在派送新鲜的牛奶,呼吸到挥发了汽油烟尘味的空气,就会感叹尘世烟火气息的平凡美好。
“尘世”和“城市”这两个中文字词的音如此接近,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城市呆厌了,会让人想去到宁静的乡下;尘世住久了,就想找一块世外桃源。
疫情期间,不能够去很远的地方,首都是去不了了。在苏州可以称得上是“边陲”地区的太湖应该就是不二之选了,但是,我已去过太多太多次了。
明朝万历进士袁宏道云:“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丹梯翠屏,此石之胜地。”即使文人墨客将它夸得如此美好,我也不乏有些厌倦。跟家人去,跟同学去,跟父母的朋友们一起去;中秋节去,国庆节去,清明节去;去明月湾,去林屋洞,去石公山,去缥缈峰。哪哪都去了,哪哪都见了。就连感觉遍地都是的旅店民宿,我都睡过十家八家的。
石公山怕是去得最多了。清朝文人沈盼曰:“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之胜数十,石公最著。”为什么叫它“石公山”?因昔日在山下傍水处有两块奇石,形如一对老翁和老妪,称为石公、石婆,故而名为石公山。不用看地图,就知道有哪些景色——归云洞、浮玉北堂、来鹤亭、断山亭、一线天、日光洞、明月坡,不就是这些嘛!
前不久,又去了一次石公山。入门还是一样的景色,假山石阶,亭台楼阁。往前进几步,奇花异木,花鸟鱼虫,尽收眼底。走上个百来米,每每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小平台,可以直接俯览太湖。自上而下观望太湖,颇有些烟波浩渺的意味,看着水天相吻的弧线,恍惚间身在远海。
但是这都不是重点,每次来山“打卡”,我都会去海灯法师寺院中的梅花桩上打一小段太极拳用相机摄下来,现在妈妈的手机里,已经有了20多张这样的相片了。
移步换景。太湖石以“皱、漏、瘦、透”为特色,是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在古时候太湖石的产区之一——石公山,它比比皆是。放眼望去,怪石嶙峋,怪,是真的怪;奇,是真的奇;美,是真的美。石头姿态各异,有大有小,“扭”成各种形状;在别的地方见不到这种石头,太湖水经过百年侵蚀,成为现在的模样;你再看看,所有石头都千姿百态,犹如一位位跳舞的美人,美女如在云中穿梭,你很快就会忘了身处何地。不论来了几次,我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线天”,因为在攀爬的时候只能够看见一线天空,故此得名。“一线天”,几乎垂直而上,往下看一眼直发晕;一决定爬到上面来,就无法反悔——返回了,因为下面乌泱泱全是黑乎乎的人头,时不时还夹着几个金色的白色的,特别显眼。
第一次爬到半路你会想放弃,但是出于自尊心和不想给后面的人添麻烦,你还是会继续爬下去(其实你可能还会想:反正我摔下去了后面人会被我压着,我摔不死)。我第一次爬到顶峰,大口吁气,双腿发软。心有余悸;后来便好多了。
日光洞要掐着时机去,这样就能看到从两个洞内同时照耀进来的奇特光线。
还有两个著名景观——云梯和明月坡。云梯很高,但真不一定入云,不过那白色的漂亮石灰石还是吸引了我的目光,白的像云;我最喜欢的是明月坡,你可以在那里肆意奔跑,大声叫喊,抒发自己的情感,再顺便“抒发”一下压力。据说吴王还和美女西施一起坐在明月坡上面的别墅里赏过月哩,月光照在白色的石头上会呈现一幅非常安详的画面,所以把这个地方称作“明月坡”。
出园了,赞赏一下景区精巧的设计——出口距离入口非常近,这样就能很好很快地找到停车场,十分方便。
坐到旅馆柔软的棉椅子上,我小口嘬饮着碧螺春茶。明天就要回到城市里了,我想。桃花源的人们为什么不想从那里出来?因为,习惯了自由的人,哪能接受重新回到充满束缚的世界中来呢?
也许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桃花源,真正的桃花源,都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