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问题向来是人们所常常寻思、反复讨论的问题。以怎样的姿态迎接生活、面向世界,是哲学的终极论题。在中国的历史中,大致可将人生态度分为两类:观戏人生与演戏人生。
这二种人生观都具有其合理性,世界恰如戏台,若观众满席而无人出演,必将无戏可看;若演出精彩却无人问津,亦索然无味。因此,社会生活中即需入世演戏之人,也需要出世观戏之人,两者本质上并无优劣对错之分。
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似乎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呢?其取决于个人的性格,持“观戏人生观”的人往往是“内向”型,往往冷静淡然,持理智的眼光看待事物,注重内心、自我的反省与改变。恰如朱光潜一生潜心学问,追求“美”的境界,拥有一种修身的倾向,因而选择观戏人生,显出静穆、超脱之态。
然而,持“演戏人生观”的人往往是“外向”型,他们关注世界,并将自已作为影响世界的一分子,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往往显示出热情、激情的处事风格。恰如弃医从文、以笔为枪的鲁迅,对于种种所不满的事常进行直接驳论,在激烈的文字斗争中成为直接参与社会事物的“演戏者”。
两种人生观本质上无对错之分,但在特定的时间里它们各有优长之处。如何集两种人生观优点于一身呢?我认为,常存“静穆”之态,敢为“匹夫”之责是一种良性的结合。
“静穆”,即观戏人生观所蕴含的淡泊从容之态。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静穆”的心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现、感悟、享受生活,能让我们于纷繁的生活中慢下来,以从容的姿态观察世界,进而审视内心。如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拥有自然脱俗的隐逸人生,从心而行,正是因其拥有超脱的“静穆”之感。
“匹夫”之责是演戏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当大事来临、国难当头等危急时刻,演戏人生观中所包含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此时,我们不能只做静眼旁观的冷眼者,而因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连结,秉承“我是什么样,世界便是什么样”的意识投身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革命年代挺身而出的文人志士,疫情当头义无反顾的工作者们,都是尽“匹夫”之责的生动印证。
单单沉于自我静穆、冷静的态度中,也许会丧失面对担当责任的勇气;永远以激进的姿态反问,理解世界,往往令人忽视生活中该有的从容。因此,处于当今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时代的我们,应看到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懂得危机的潜伏并存,常存“静穆”之心态,敢当“匹夫”之责任。即能够从容地享受生活,亦常有担责的勇气,为时代之生活者,也为时代之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