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奔流不复回的洪流,不免有许多遗憾和悔恨。有人愿回头弥补遗憾,有人求重来逃避苦难……人们对当下的生活叹惋,殊不知每一步的选择,每一次的失败与苦难都是一次造就,最终走到当下的自己。而正是希望逃避的失意挫折,才成为人生经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才磨砺造就如今的自己。
缺憾与失败令人扼腕痛惜,而正是于痛苦之中才能绽放美丽的生命姿态——“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柳宗元被远放蛮荒之地,纵使借隐逸山林享受自然也无法将官场失意的落寞释怀,但就是矛盾挣扎的痛苦催生出他文章的蜕变,以致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正是失意的痛苦给人以深刻的磨砺,才能够得到更坚韧成熟的自我。
《古诗十九首》中,狂放的诗人以不羁的姿态写下:“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以豁达超脱的态度面对永恒的失意,才是在荆棘遍布的人生路上最好的行走姿态。刘禹锡在被贬途中仍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甚至在回京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苏轼在偏远蛮荒地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词激励后人。纵使人生有失意和不甘,我们亦可随时找到苦难中的慰藉,在疾风骤雨中高声放歌。
“别再为打翻了牛奶而哭泣,世界都在处心积虑地打翻你的牛奶。”毛姆此句道出了生活挫折的必然性,从某些角度看来,人生甚至是虚妄而空无的。但加缪仍坚信西西弗斯日复一日的艰难前行是幸福的,因为挣扎着努力足以充实人们的心灵,对生命的不屈执着与永恒的斗争是战胜虚无的唯一武器。虽有痛苦地挣扎,但在苦难之中绽放的光芒足以刺破虚妄与迷惘的迷雾。
对失败与挫折仍迎面而上,让磨砺成为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人生百年有几,休放虚过”。珍重每一个当下,以豁达的姿态造就崭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