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当奶奶亲手送上的绿豆糕,得到的不是“谢谢”,而是一句“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这样尴尬的画面,出现在多少家庭,我无从得知。但是长辈的善意,晚辈的冷漠,似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态。
能在亲人面前说出“你的”“我的”这样生分话的人,情商一定不会很高,而这些人,常常不合群。相反,情商高的人,就算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也会笑着婉拒,这种高情商的人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
情商是一种社交行为中最基本的能力。这种基本能力可以让人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度,如果这种能力低的,哪怕遇到困难,也不会有朋友“两肋插刀”。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但身居学士的他,却摆出驾驭众人之上的架子,让皇帝亲手调羹,贵妇捧砚,高力士脱靴。他的零情商,加上百无禁忌、口不择言,最后得罪他人。正因为李白的低情商,才让“诗仙”惨遭放逐。
情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命运。同样是大名鼎鼎的抗敌将领,岳飞为什么死于非命而戚继光却功成名就?原因就在于岳飞的低情商使他不知如何处理与朝廷的关系。
如果成功是果实,情商就算用于授粉的花粉粒。情商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成功和成功的程度。如果一心一意地要区分“你的”与“我的”,自我就会孤立无援。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伪善的恭维,而是替别人着想的善意。有的人希望在人际关系上更近一层,却怠于替别人拿一杯水;有的人希望和父母关系更融洽,却坚持要吃父母不爱的西餐;有的人想增进与孩子的感情,却在孩子失意时大加呵责。高情商,更应该出自内心的真诚。
当然,智商是先天造就的,而情商却是后天环境练就的。其中,情商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像一些孩子懂礼貌,一些孩子总是怨天尤人,满身负能量,这些低情商的人,大家一定会避而远之。
也许,一句“你的和我的”并不能论断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但我们不可否认,假如换个委婉的方式交流,那这样的人以后一定是人生赢家。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人。让我们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情商的人。
篇二: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临近春节,奶奶送来一大袋年糕。每年她都送年糕,这年糕,菜场、饭店到处都有,谁会稀罕?我的不屑化为一句吐槽:“这是您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使得奶奶怏怏而去。
于是,父母对我一顿教诲:“奶奶拿年糕给你吃,也是想你‘年年高’,就算你不吃,也不要这样说奶奶啊。”对于这种迷信的做法,我更是鄙夷,瞧那年糕黏黏的,吃一口就黏牙,而且又没什么味道。我的日子,我做主,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走什么样的路,要走向哪里,都是我说了算。你喜欢的,不代表我喜欢的。我的学习靠自己努力奋斗,而不依靠祈祷上天得来的。
对于这么执迷不悟的我,开明的父母亲也只能摇头叹息,但当看到那袋沉甸甸的年糕时,我不禁扪心自问:奶奶拎着这么重的年糕,我不领情,还闹情绪,我是不是太无情了?奶奶在我心中的地位是不是不重要了?
其实,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处处都有奶奶细心的呵护:在我考试失误时,是奶奶阻拦了父亲的打骂;在我顽皮闯祸时,是奶奶东家西家的道歉;在我取得好成绩时,是奶奶把好消息传遍家族的每一个角落,让我重拾信心。奶奶是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树,我有必要为一个我不喜欢吃的食物,来打破我与奶奶这么美好的关系吗?虽然这东西我不喜欢,但它也是奶奶对我的一个祝福,对我未来的期望。
是啊,奶奶的初衷是好的,哪怕她送的东西我不喜欢,我也不能出言不逊。因为那是奶奶对我的期望、鼓励。
奶奶,你的这份情义,我收下,你的期望,我也会牢记,至于年糕,下次就少做些,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
确实,有时家人所给予的,并不是我们喜欢的,但是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身后承载着他们的寄托。因此,纵然,我们不喜欢,也不要不领情,因为他们的至真、至纯、至无私的爱,值得我们珍藏。
篇三: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我斜坐在阳台上,尽情享受着这场酣畅淋漓的暴雨。而你却在我耳边抱怨:“怎么又下雨了?”真是奇怪,为什么母女两人的想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我喜欢下雨,最好是下那种特别大的雨,可以把我从头到脚都淋透的那种。而你却与我截然相反,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只喜欢晴天。你喜欢沐浴阳光的感觉,柔柔的,暖暖的。你也总希望我也能喜欢,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哄骗我走到阳光下。
但你知道吗?我讨厌阳光!讨厌它的刺眼,讨厌它的灼热,更讨厌有它的日子,还要上体育课。不像雨,它可以让我独自关在房间,天马行空的遐想,静听疾风骤雨的声音,甚至徜徉在阴雨天的多愁善感中。
雨还是停了,太阳从层层乌云中露出头来。“快来,太阳出来了,快来晒太阳!”你兴奋地呼唤我。而我,却佯装听不见。终于,你生气地冲进我房间,把我从椅子上一把扯起来:“叫你呢!你没听见?”看着你气成猪肝色的面孔,我的泪水不自觉地落下:“我讨厌太阳,那是你喜欢的,又不是我喜欢的!”你一脸愕然,像看怪物一样盯着我。你肯定在奇怪,这世上怎么会有不喜欢阳光的人。
之后,不论是多好的天气,你都不再叫我去晒太阳了。我像一个胜利者一般,满意地享受着我的成果。
直到那天,我看见了你手机上的截图:“多晒太阳,宜助长身高,并让孩子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这时,我才猛然醒悟:原来,你要我喜欢阳光是为了我,原来,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原来我的独特并不适合我这个年龄。
之后,我也会经常坐在阳台上,尽情享受着阳光,而你,提着晒衣篮,在背后微笑地看着我。
从此,我渐渐远离我的阴雨天,慢慢爱上了你的阳光。
有时,你的也会影响我的。
篇四: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餐桌上又是寡淡的早饭,我终于忍无可忍,朝你大声嚷嚷:“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说完便甩门离去,我可以想象门内的你茫然的模样。
外婆,我知道你很关注我的生活,每天你为全家忙活饮食起居。可是,你做的饭菜一成不变,我实在提不起兴致。早上:清粥小菜,中午:土豆米饭,晚上:各式蒸蛋。一年三百天都是这些菜。
我也总和你说,同学经常在外面吃饭,我也想偶尔开开荤。外面的菜肴品种繁多,样式精美,对我来说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我还说,你不要再如此折腾,早晚可以去跳个广场舞,下午可以去老年大学。可你总以外面食物不健康,来搪塞我。百般隐忍后,我还是爆发了。
我的反抗似乎伤害到了你,你双眼失神,默默地转身走进厨房。
看着你粗糙的双手,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影,我是既可恨又可气。可恨的是,你的自作主张阻碍了我的选择,可气的是,你的自寻烦恼增添了我的罪恶感。
我以为第二天你不会给我做早饭了,可你依旧早起为我折腾。不过,我惊喜地发现,早餐多了新花样:爱心型的荷包蛋、晶莹剔透的虾饺、醇香浓郁的芒果奶昔。你满足感爆棚:“怎么样啊,这西式早餐可是我上百度学的,你喜欢吃什么,告诉外婆,我都做得和酒店一样。”
看着这精致美味的早餐,不得不说你制服了我的胃。你继续唠叨:“我为家人烧了一辈子饭,你们突然叫我不要烧了,那我不是成了没用的人了吗?”
没想到你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开始琢磨:我是不是太自我了,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总想着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意愿不能强加于我。而你为了我的喜好,能为我改变,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为你改变呢?
其实,现在想回来确实如此。我们是一家人,我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承载着长辈们的寄托。虽然“你的”和“我的”有不同的喜好,但是你的改变,也不赖。
篇五: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餐桌上的这盘剁椒鱼,铺满红红绿绿的调料,我满脸嫌弃状。这哪里是在吃鱼,简直就是在吃刺。每次吃鱼,我感觉自己不是被辣死,就是被刺死,我瞄了一眼表示不满。
爸爸并不理会我的抵触,自顾自地将鱼嘴下最鲜嫩的挑下来,蘸了蘸汤汁,便将没有刺的鱼肉放进我碗里。
我略有些不满地盯着那块鱼肉,犹豫地呡了一小口,真辣!正想丢弃这块鱼肉,爸爸却又夹了一块进来:“喜欢就多吃点。”
“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口中的辣感还是没让我憋住嘴里的这句话,甚至有些激动。虽说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口味却是天差地别。爸爸好辣,我却嗜糖,妈妈是无鱼不欢,我是甜品追随者。为了家庭和谐,每次饭桌上,酸甜苦辣俱全。可自从父母打听到甜食容易长胖,还会让人智力下降。于是,饭桌上的甜味就不见踪影了。他们又听说多吃鱼类能强身健体,而且有利大脑。于是,他们喜欢的食物堂而皇之地霸占了餐桌。
爸爸满脸抱歉:“不好意思,我放多了辣椒,下次一定注意。”
“你爸爸想让你多吃点。”妈妈的圆场让我冷静了些,一句“你的”和“我的”之分,让空气都变得僵硬。
沉默的一顿饭,吃得全家消化不良。我不禁反思:但凡我喜欢的,他们会尝试改变自己的喜好,尽量满足我,除非不健康的。但是他们喜欢的,我却拒绝接受,这样做是有主见,还是不愿意和他们融合?
是啊,我有我的口味,你有你的喜好。我们不会改变各自的喜好,就像糖和牛奶,混合在一起,糖还是糖,牛奶还是牛奶。但可以用爱的搅拌,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了更甜美的牛奶。
“下次烧糖醋鱼吧!”我提议。
篇六: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喜欢流行音乐的我,带着耳机,双脚轻快地打着节奏,忘我地沉浸在流行歌曲的海洋里。“乳燕离却旧时巢,孤女投奔外祖母……”此时,一句很不和谐的唱词惊扰了我的音乐好梦。
又是奶奶在听越剧《红楼梦》了,我哑然失笑,唉,这老年人的品味怎么会如此不一样。扭捏作态的动作,古怪拖沓的唱腔,越剧对于我来说,就是骨灰级文化。听那旋律,咿咿呀呀的,简直就是催眠曲。
为了盖过越剧的声响,我故意将耳机线拔出,再把声音调到最大,强烈的节奏感让人热血沸腾,低音炮震得地板怦怦直跳。我暗自得意:“看你怎么听,最后还是得关掉了吧。”可没料到奶奶会反击:她将手中的MP3换成广场舞音箱,也把音量开到最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越剧又灌进房间,结果是客厅里一个戏精上身,房间里一个抽风上身,惹得邻居狂吐槽:一个“为老不尊”,一个“不尊重长辈”。
妈妈进门关了我的电脑,我也气不打一处来,飞奔出房间,按下客厅那台超大音箱的关机键:“这是你喜欢的,我不喜欢。”说完,便转身回到房间,重重地砸上了门。
门外,是即将消逝的陈旧古董;门里,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产物。我们就像两个极端。
到了晚饭,我走出房间,奶奶还是不服气地说:“戏曲是国粹,这只有中国才有。”国粹!好像记得历史课本上有提到《桃花扇》《牡丹亭》,而且在元代是中国戏曲的最巅峰,但是现在似乎有落寞之势。
看我态度有所转变,奶奶马上拿出MP3:“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地涌起,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地活下去……”好家伙,奶奶居然播放的是《霍元甲》。不知是周杰伦打动了我,还是戏曲感化了我,我居然被悠扬的二胡声迷住了,这声音仿佛有魔力,直击我的内心……我沉浸在跌宕婉转的美妙乐曲中。
其实,传统与现代,不应有“你的”和“我的”之分,而是要像周杰伦的音乐一样,将两者融合,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都应像溪水一般,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大家”。
篇七: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外婆,你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手工编织了这件羊绒毛衣,满心期待将它送到我面前。看着这大红大紫的拼花,我实在没忍住心里话:“这不是我喜欢的,是你喜欢的。”
一句实话,让你有些失落。没办法,如果我再不表态,你会没完没了的继续编织。每年冬天,你总会买一大堆毛线,为我织各种毛衣、毛裤、毛袜,甚至还有毛线帽子。小时候,我还能乖乖穿上。可现在住校了,我早将你织的毛衣束之高阁,这年头,谁还穿这老土的玩意。我的着装我做主,我喜欢的是拉风的卫衣、破洞牛仔裤、极富个性的骷髅头。
老妈劝我理解老人,我却坚持原则,我觉得虚伪的接受那是对你的伤害。我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你喜欢的就是你喜欢的,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不是我的,你们要尊重我,而不是要把你喜欢的东西强加给我。
这之后,你没有再给我织毛衣,倒是受我影响,你也开始喜欢我的穿衣风格。可是,渐渐的,你的手脚开始不灵活,说话也不利索了,这一切都预示着你老了。当医生说你的功能退化是不可逆转的,我感到悲凉:我都还没长大,你怎么可以就老了呢?
卧室里,还放着一副磨损厉害的老花镜,凳子边滚落在地的毛线和长长的织针……我似乎还能看见你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转动僵硬酸痛的脖子,一边编织毛衣。此时,我竟开始想起你织的毛衣。难道真的要等到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
其实,曾经的我只在乎自己喜欢的,从不接受你喜欢的。但是,对你来说,我喜欢的,就是你喜欢的。原来,你喜欢的,竟包含了我的任性,我的无礼,我的全部。
外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你送的毛衣,我一定会收下的。
篇八: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外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总喜欢亲自下厨,为什么总喜欢叫我们回家吃饭。
记得去年我生日,我早已和父母打算好,要去全城最气派豪华的餐厅,约上三五好友,点上海鲜佳肴,过个难忘的生日聚会。可你的一句:“外面不干净,自家吃,我来掌勺。”并且没有征得我同意,便自顾自忙活开来。
为什么要把你的意愿强加给我呢?我郁闷之极。
生日前一天,你就从乡下赶到我家。一打开门,揣着大包小包的你信心满满:“小寿星,我来给你过生日了。”
你的自作主张彻底激怒了我,我也失了分寸:“我的生日要我做主。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在哪里吃,都是由我说了算的。你喜欢的,不代表我也要喜欢。以后能不能不要这么多管。”妈妈大声斥责我,我看到了一脸愕然的你。
在我的执拗下,最终生日宴会还是在酒店办了:饕餮的盛宴、交错的酒杯、中听的祝福,当然还有落寞的你。我知道我伤害了你,我也开始反思:你的和我的,真的需要泾渭分明吗?你的和我的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吗?
生日宴会后,你继续呆在城里,把你从乡下带来的土货一一烹饪,仿佛我的生日还在延续。这次我是胜利了,我欢喜的就是我欢喜的。但你看来,我欢喜的,也是你欢喜的。你从来没有你的我的之分,你用爱,用包容,把你的我的,完全融合到一起。
外婆,明年的生日在家过。
篇九:以你的和我的为题的作文
又是一个元宵佳节,全家都到奶奶家团聚。
奶奶是汤溪人,她烧的汤溪土菜远近闻名,特别是她亲手包的咸汤圆,全家人都喜欢,吃完还不忘捎上一些。说来奇怪,唯独我不喜欢吃咸汤圆,也许是因为里面的肥肉,也许是因为太大个,每次我都以各种理由拒绝逃避吃汤圆。
这不,我蹲在一旁嚼着小零食,打算把自己肚子垫饱,那就没地方留给汤圆了。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奶奶眼疾手快,将我身边的垃圾食品统统收拾干净:“等会多吃几个,这次里面全部是瘦肉。”“每次都这么说,可每次汤圆里面还是有肥肉,哄谁呢?”我伸手便去抢零食,“这汤圆是你喜欢吃的,我不喜欢。”
我的话虽不重,但奶奶还是一愣。不过她很快回到灶台,在翻滚的沸水中,极仔细地捞了几个小个的,装进小碗,放上葱末、酱油,便端到我手上。“奶奶,他们都没吃,你还是给他们吧。”我试图逃避。“这次真的都是瘦肉,这几个小的都是为你私家定制的。”对于奶奶的劝慰,我并不相信。
如果现在我还纠结“你的”和“我的”之分,那定会招来老妈呵责。我硬着头皮,接过碗,用调羹兜起雪白的汤圆,好像是比以前小个多了。轻轻咬开汤圆的皮,汤圆里面的馅便显山露水,一粒粒方块体的小豆腐与肉粒融合在一起,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咦,怎么有股淡淡的奶香味?咦,居然真的没有肥肉?再咬上一口,似乎很嫩滑,怎么比以前好吃多了。
我纳闷之极,转身问奶奶:“奶奶,这汤圆怎么和以前不一样?”爸爸也端着一大碗汤圆,坐在我边上,接过话茬:“臭小子,就你嘴刁。奶奶知道你不喜欢吃带肥肉的汤圆,但是咸汤圆没有油不好吃。她想了个办法,馅里用了牛里脊,加上黄油,这中西合壁的倒合你胃口。”“那你们的呢?”“我们喜欢地道的汤圆,这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不过辛苦奶奶了,要准备不同食材。”
原来如此!
品尝着美味的另类汤圆,我为自己刚才的拒绝心怀愧疚。她对传统风俗如此珍重,亲自动手做这做那,无非是想让我们的日子变得厚重而有意义,让我们学会珍惜、感恩、期待和包容。
奶奶,你的呵护、包容、理解,让我尝到了更幸福的滋味,你做的另类汤圆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