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藏物,亦藏情。
——题记
回想,故乡,那是一抹抹情糊上了心头。遥望,那是一抹抹情在故乡生根发芽。
景与情
风在盘旋也在驻足,如果它停了,顶多把生给抑住。鼎湖峰的矗立把生给托出,如果它倒下,生也不复。
春天的时候,鼎湖峰宛如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睡眠又苏醒了。小河又开始了叮叮咚咚的歌唱,小鸟又开始了扑扑楞楞的飞翔,一朵朵金黄的油菜花开遍了大地,辛勤的小蜜蜂在采蜜。远望,一片黄色;近观,黄嫩嫩的,娇娇的,清香在空气中盘旋着,一股甜甜的味道溢满了全身。
沙沙的小雨浇灌着它们,雨过天晴了,瞧!山谷的水汽笼罩着鼎湖峰,当太阳金光万丈,将水汽蒸发,鼎湖峰便像调皮的孩子探出了头,显出真身,更像一位仙女褪去了白纱,飘渺神秘。也许有一位仙子住在鼎湖峰上吧,绿意攀上了峰顶,也许一身仙衣披在鼎湖峰身上吧,春意布上了峰身。
许许多多外地的游客在夜幕降临之际回到住宿处,而最美的才刚刚显形。五彩的灯光与黑暗的幕布衬得她愈发高大,溪水还在哼唱着一首首不知名的岁月的歌,当月升起,光如春风拂面,心中一阵阵乡情暖意。人都散了,可心依旧平静,人生就如同这乡村画卷一般,当繁华落尽,除了寂寞,还有淡薄。我和她的年纪不知差了几个世纪,我们就隔着这岁月风尘,遥遥相望,这峰,这水,几许情深,几许惆怅,自难忘。
食与情
故乡的小吃可谓是太多太多了,每一种传统的食物都在特定的节日或节气里食用。每每闻见它们特有的香,我也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
“清明时间雨纷纷”,是吃清明果的时候。一个个形状各异,口味不同的清明果总是让我们垂涎三尺。年年吃的清明果,让我最爱的还是甜味的。一张张薄艾皮成了一个个圆团子,一按一开,另一支手便麻利地塞入了一大勺豆沙馅,拌着红糖的豆沙馅时常在包清明果时露出,掉在案板上,几个小孩便也麻利地伸出手捡起塞入嘴中,一张张脸便也在陶醉地摇晃。
做好了一笼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质的蒸笼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个小时了,笼缝中透出了几缕白雾。哇!一股艾香与豆沙香冲出来,不停挑逗着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许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绿碧绿,还透着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饱满的红糖豆沙溢出来,一阵阵甜情在舌尖回绕,皮有嚼劲,馅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窝窝了。
家乡小吃千千万,烧饼、粽子、腊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恋的情。
做好了一笼清明果便要放上蒸了,竹质的蒸笼也透出一股淡淡的竹香。半个小时了,笼缝中透出了几缕白雾。哇!一股艾香与豆沙香冲出来,不停挑逗着我的鼻子。
耐心等待了许久,清明果蒸好了!蒸好了的清明果,碧绿碧绿,还透着艾香,看上去更像一件件精美的玉器。我一口咬下滑糯的皮,饱满的红糖豆沙溢出来,一阵阵甜情在舌尖回绕,皮有嚼劲,馅又香甜,酥到我的心窝窝了。
家乡小吃千千万,烧饼、粽子、腊八粥……都是一段段留恋的情。
人与情
故乡的人讲着软糯的方言,人们在邻居的花坛中聊天,那软绵绵的语言甚是好听,大家在坛中一面聊一面观那红艳的花儿在风中晃摆,那花儿,像火把,又暖人,这也可能是人情味儿吧!
也许,是友人,也许是街上偶识的一个人,在故乡人谈天论地的话语中总攀的上那么一点亲戚或血缘,也使得自己心中更有安慰“我们竟是亲戚哩!你二舅的父亲是我的……”这么一来,千千万万的人也慢慢熟络了,只为那一句——故乡人,亲人。
也许,在故乡的某一个角落,我们曾遇见,但乡情已筑进了心灵。情似雨,谈不尽,乡在我心中,是家的港湾,是心灵的停靠,怎是一篇短文所能述尽的?故乡,本是诗情画卷,奈何文尽良缘;本是风土人情,奈何不待笔韵。
看见了吗?
那一片浓浓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