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城市他难以让人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有一种旋律它扯着嗓子唱歌,在他的中心人们叫它钟楼古楼,……”
听着这首独具风味的民歌,我的思绪随之飘远——它没有北京的四合院,没有上海的东方明珠,更没有广州的“小蛮腰”。不过,它不在意,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黄土高坡上,信天游的旋律冲破云霄;“八大怪”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一探究竟;还有总也写不对的“biángbiáng面”,那味道足以让人十年难忘。
它曾经叫做“咸阳”,在这里,秦始皇开始了它大秦帝国的梦想,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长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文明翻开新的一页。
这里是“大秦帝国”的开始,历史见证了,它是怎么从一个偏僻的山沟变成雄极一时的秦国的,他是怎么从“王”变成“皇”的——征战六国,平定四方,北讨匈奴,南扩南江,他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后来,它叫做“长安”,它是帝国的心脏,是世界的明珠。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无论肤色、民族、语言,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那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一段时期,盛世气象刻在人们骄傲的脸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大唐子民的信条。无数文人墨客为长安而来,留下了数不尽的动人诗篇:孟郊要“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对月聆听“万户捣衣声”;王维醉眼朦胧,与长安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杜甫爱长安,在他眼里,回望之处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这里的学校,千万别小看,从这里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古墓派”学生。之所以这么说,就要提到这么几所大学:其中一所,它一次性挖出600多个墓,从西周到唐,都有分布,它的名字,叫做邮电大学;而财经大学的楼宇之下,长眠着秦始皇的奶奶,夏姬,当然,她也被迫“重见天日”了;至于理工大学,人称“皇家理工大学”,是因为打扰了唐代的著名公主李倕的“清梦”;最厉害的莫过于政法大学,法学院里面,挖出了法学家张汤,祖师爷挖出来了!所以经常有网友调侃,这里的学生,恐怕每天做广播操,都是在“坟头蹦迪”,可这也恰恰说明了,这座城市是文化之都。
现在,它的名字,叫做“西安”,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之都、历史之都,它还是一座美食城,是高校林立的科技摇篮,是吹响“国潮新风尚”号角的时尚前沿。没有一个人能逃过凉皮和肉夹馍的诱惑,如果逃过了,恐怕也在震撼人心的兵马俑坑前久久不语,或是在华清宫的门前叹息。
钟鼓楼前,大雁塔上,一场春雨,随我大梦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