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那块玉,挂了已有八年,我习惯于在思考时将其捏在手中,由此想通了无数的问题,却总想不通,为何戴玉。
我的玉形如貔貅,添了纹路倒也有几分生气,貔貅乃古代神话里的瑞兽,风水上来讲有招福辟邪的用处,所以戴着好。但光是这个答案,我总觉得太过单薄,抛开瑞兽,为什么偏偏用玉当材料?
于是,我又拿出玉在手中,细细观察。玉的色泽主绿,但没有翠绿的深,像春天的浅绿藏着一抹秋天的黄,它在多年的时光中变得更加平滑透亮,荡漾着水的清韵,却并不清澈见底---它的品质不算上乘,天然的飘花中夹杂着一点斑驳,水至清则无鱼,也正因这点点斑驳,它更为真实。用指头慢慢摩挲着,指尖沁入丝丝缕缕的清凉,我不止一次做这个动作,也熟知那般润泽,但每次都会因这清凉与凹凸不平而静下来,而后感到安心与愉悦。
我忽然就感受到了,玉中蕴含着的那种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闲适淡然。往深一层想,这感觉-定非我独有,玉教给更多人的,也不仅是波澜不惊与温和。自古以来,玉给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留下的文化与启示也不尽相同,它有着“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润泽而温”的温润待人之道,“廉而不刿”的张弛有度,更有“宁为玉碎”的高尚爱国民族气节与“化干戈为玉帛”的宽宏大量,这份答案、传承穿越了千年时光,终于透过层层的思考来到我眼前:做人便是要如玉一般。
如此,我想通了,戴玉,玉的秉性品质也许会慢慢和人的性情相融、共鸣,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做人如玉,方能卓然不凡,温润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