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会的题错了,而另一类是自己会,但不知道在考场上发生了什么导致自己“神奇”的做错了。
第一种类型的错题,并不是多么可怕。这种错题恰恰是达到了考试的目的——查缺补漏。考试之后尽量要把这类错题或说是好题整理,积累起来。同时也要多做一些这方面的题,理解题意,理清思路(如果下课后还是不明白,一定要找老师,家长或同学帮忙),以防下次考试遇到。(这部分题出现在错题本里的频率要高一些)。
第二类错题是我在考试中失分比较严重的一类,是我所有错题中的重中之重。一开始我一直认为这种错题是“马虎”导致的,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如此。马虎是疏忽大意,不细心的意思。然而在考试中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所以题做错了,一定是知识点掌握不全面或是使用不熟练而造成的(有时也需要增强审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保证没有遗漏信息)。就比如说一个简单的例子(a-7)(b-1),这个题知道要用乘法分配律a(b-1)-7(b-1),第一部分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到了-7(b-1)这儿,就会出现很多问题:-7b-1,-7b+1,-7b-7……这就很明显出现了一个分配律是用不熟练的情况。还有一些出错情况,比如说固化思维,最简单的例子就是32=6,23=6,-12=1……总之这种题出错一般是审题或计算错误造成的,错了之后一定要精准的找出“不熟悉”的点,总结原因。
最后预祝大家新春快乐,顺利度过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