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忙碌下来,只有餐桌前是最放松的,正所谓“无家务之劳形”,话语便如洪水般决堤而出,有的语重心长,有的温馨愉悦。而对我来说,餐桌前的谈话两者兼具,因为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次全家在餐桌前关于“初中”的讨论。
饭香飘远,我也逐渐愈飞愈高,上初中这个话题,已经屡见不鲜。爸爸为了这事儿,牵肠挂肚,又望女成凤,便先发表了意见:“你长大了,也要独立了,无论以后离家多远,都安排住宿。”此言一出,我便打从心底里赞同,父亲考虑的的确全面——学初中就不需要考虑距离,选择性更多;让我住宿,锻炼独立性。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有说:“抛砖引玉。”我的姐姐比我大了整整七岁,算半个老前辈了,经验绝对少不了。她又抛出了一个观点:“初中的学科突然增多,要全身心的去适应,当做初三来过,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简短几句,深思起来价值不少。学习是长跑,是永无止境的,要适应每一阶段,才能更好地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与突破。毕竟又有多少人在初中一落千丈,只能望尘莫及呢?
而我的妈妈,作为时时牵挂孩子的母亲,考虑的又是另一方面:“身体是本钱,你要注意身体,适量减压,效率才高,心情才好。”古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真是不错,妈妈这充满爱的建议,像一股暖流,淌过我的心田,我也定会注意身体,不让父母担心。
我的奶奶,乡下人,自然不懂许多,但她永远有着对儿孙最朴实的爱:去到那儿和同学好好相处,家里带些水果去,不要亏着自己。
如果可以,这次餐桌上的对话我一定一直记着,因为这不仅仅是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指路牌,更是支撑我一直前行的坚强的后盾,是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