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什么作文

2021-09-15 23:52:21
穿过什么作文(精选8篇)

篇一:穿过记忆的流年与你相遇

作者:莫嘉谦

穿过记忆的流年,重回故乡,打开那扇久违的大门……

走进厨房,望那熟悉的灶台。

爷爷平日较爱干净,即使在厨房也是一袭素衣,厨房里不时扬起的白烟,似也没有沾染上半点。爷爷走近灶台,掀开锅盖,把摘好的柚叶置于放了清水的大铁锅里,盖上锅盖,点燃柴火,便煮起了柚叶水。不一会儿,柚叶的芬芳便充斥着整个厨房,刹那间,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柴火快尽了,柚叶水也快好了,爷爷走近灶台,掀开锅盖,浓郁的白烟汹涌地吞噬着整个厨房,朦胧而又神秘,清香宜人。爷爷把年幼的我抱在怀里,我一扭头,便与爷爷蓄满温情的目光撞了个满怀,似溪水般柔情,如篝火般温暖。又用着与平日不大一样的语气,说:“孙子啊,等会我们就用这香香的水来洗澡,洗去坏运气,来年身体健康,顺顺当当……”

烟云缭绕,柚叶芬芳,与一缸柚叶水的相遇,化作我记忆里的温暖。

伴着白烟,随着柚叶芬芳,一路走向客厅,望那熟悉的茶台。

爷爷轻咳两声,拿起一旁的红茶罐,夹起一小撮茶叶放进茶壶。我问道:“爷爷,你今天怎么只放这么少茶叶啊?”爷爷说:“你等会就知道了。”说罢,爷爷便把热水注入到茶壶中。过了两三分钟后,茶水便顺着茶壶的小嘴流入茶杯中,淡淡的茶香随风飘起。但爷爷的动作并未就此停下,拿起两片生姜放进茶杯中,再用勺子微微搅拌。

把茶水静置一两分钟,微微放凉。爷爷轻咳两声,有些沙哑地说:“不是胃不舒服吗?喝这个,暖胃。”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浓郁的茶香与生姜的微辣相结合,一股暖流在胃里涌动,舒服极了:“谢谢爷爷。”爷爷笑而不语。

杯壶驻立,茶香依旧,与一壶姜红茶的相遇,化作我记忆里的守护。

清风拂过,伴着淡淡的茶香,推开房门,望那尘封的书桌。

爷爷坐在我的身后,仍是一袭素衣,可却已然黯淡,沉缓的呼吸掠过耳际,轻轻的咳嗽声在耳边响起,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支钢笔,在笔记本上横竖撇捺,赫然是我的名字。写罢,爷爷用钢笔轻轻敲了一下我的脑袋,说:“都这么大个小孩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呢?”“我这不让你教我了嘛……”

书香小桌,笔墨婉转,与一笔一画的相遇,化作我记忆里的长情。

合上那扇记忆的门,思绪渐渐拉回眼前。那一次次的温暖,一回回的守护,一幅幅的记忆是我与你最美好的棹,纵然已故,依旧念念不忘。如果没有你,我的童年将失去最温暖的色彩,愿往后与你在记忆深处再次相遇……

篇二:穿过时光铺就的路

作者:刘钰灵

“我宣布:2019—2020学年散学典礼到此结束!”随着校长致辞的结束,同学的欢呼声排山倒海般涌进我的耳畔,这令我的思绪回到了上一年小学的毕业典礼。六年时光,是我历历在目的回忆。

我第一次体会到与同学们一起相处的快乐,是二年级的班级拔河比赛。在一个晴朗,万里无云的上午,比赛在裁判的哨声中拉开帷幕。那时的我们还很稚嫩,不懂什么是输赢,只知道要拼尽力气地拉那手中由好几根细绳拧在一起而成的绳子,一边拉一边笑,一边看着绳子中间的红色标识慢慢地向我们班的界线靠近。光照射在脸上,映出每个人青春欢乐的笑容。这时比赛结束,而我们却没注意,不小心被对方松开绳子后的力推倒在地上,但是没有人生气或者伤心,大家都只是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再拉上刚交不久的朋友,依然开心地聊着才发生的事。

时光就在这种嬉笑打闹中一点点溜走,不留一丝痕迹,而我们也在流逝的时间里学会了团结友爱,学会了责任担当,学会了为梦想而拼搏。转眼间到了六年级,每个人都在为小升初而奋斗着。升学考试的前一个月,我和班上的一些同学成立了学习小组。每天利用课余的时间一起刷题,然后再互相批改、订正。互相纠正错题,对自己薄弱的知识也是加强复习。有一天放学后,我们做完作业,便聚在一起,思考一道易错的压轴题。大家各自坐在座位上,老师和打扫卫生的同学都回家了,教室里几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们手中的笔和草稿纸,还有纸上一行行整洁的解题过程,而灯光也映出了我和其它组员脸上坚毅的神情。天不知不觉地黑了,而一眼望去,整幢教学楼唯有办公室和我们的教室还亮着。终于,我们不约而同地解出答案,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通过这么久的努力,我们也在最后的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在安静的教室中回过神来,同学们大都走了。这次回想起来,穿过时光铺就的路,发觉虽然从前与同学们一起欢笑,一起为梦想而奋斗,一起享受胜利的经历早已成为过去,却也在我的身后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篇三:穿过生活的大书

作者:区靖悠

翻开那本厚书,中间便显现出一条路,我迈开脚穿过那条路,穿过我的生活。

自从我记事起,除了父母至亲,与我最为亲近的,便是那藏着白纸黑字的书了。

打小就喜欢读书,那些薄薄的早教读物早已被我翻至残破不堪。年幼的我尚未识字,只能看着书上的拼音,“咿呀”地读着。每到这时,母亲就会笑着将我抱上她的双腿,逐字给我念着。我听着母亲轻读,看着那简单的图画,倒也能悟出几分道理来。“做人呀,目光不能太浅短了!”这是《井底之蛙》告诉我的;“犯了错一定要及时改正啊!”这是《亡羊补牢》提醒我的。道理虽浅,却是我幼年成长的启明星。

如果生活是一本大书,孩提时代就应是书的前言,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却为我往后的生活作好了铺垫与引导。

上了小学,我读的书厚了,多了,生活过得也就慢了。我逐渐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因为我的朋友,我才知道除了父母,还有很多能给我温暖的人,他们丰富了我的情感,让我品味这人间冷暖;因为我的老师,我才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界,存在着许多奥妙,每一个简单的道理背后,都会有前人锲而不舍的探索。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结点,存在于生活的书中。随着年级的升高,人心变了,书也难懂了。这本书没有变厚,可身在其中的我却逐渐穿不过了。

小学六年,我收获了真情,付出了汗水,甚至在世界上留下了一点点痕迹。不足挂齿,但至少证明我曾穿过。

我继续向前走呀,向生活的深处走去。

上了初中,我的书页变白了,当我走在上面时,脚印变成了字。我开始明白,我的生活不应是一本盖章出版的书,我才是这书的作者。我提笔,写自己的生活,读他人的生活。

我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读出苏轼的达观;我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出李白的潇洒。我穿过他们的书,脚下绽开朵朵墨花,那是他们的故事,变成了我的故事。我带着这些故事,穿过书中的路,如有人相伴。

生活是书,而我是那穿书的人。在穿书的路上,我遇见了各种人,经历了各种事,而前路永远未知。于是我背上行囊,踏上下一条路,走向我的下一章。

篇四:穿过灰暗走向黎明

作者:欧阳晓俞

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东方的旭日在 ……此处隐藏1140个字……过那乡音,就是为了让自己与家乡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

我穿过那乡音,用它串起大段大段的乡情。

篇六:穿过街道

作者:罗诗铄

我喜欢城市的街道。

城市的街道有宽有窄,有的热热闹闹,有的冷冷清清;城市的街道有长有短,有的整洁有序,有的杂乱无章;城市的街道有新有旧,有的改头换面,有的一如既往。

我走在街上,身处一片繁华。呆呆地观望着外边的景色,高楼耸立,灯红酒绿,人来人往,服务员站在店门外,殷勤地派送着传单,恭恭敬敬地招揽着顾客。街上行人成群结团,聊着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不禁想到:真好,生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每个人都穿梭在人山人海的街道,欣赏着街道上的灯光,享受着这热闹、繁华的街道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往前走,街道两旁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写字楼。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女人,提着电脑,腋下夹着一叠文件,皮靴“嗒,嗒”地敲着地板,匆匆忙忙地赶去工作,无暇顾及被风吹乱的发丝,扯着领结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点儿也不停歇。工作就像生活的发束和领结,束缚着人们的自由,有时也会让人疲惫不堪。这些行色匆匆的人虽也生活在繁华的街道上,但他们又何时去留意街上热闹的景象呢?日复一日的工作,日复一日的窘迫,生活在街道的日子不会单调吗?看似热热闹闹的人群,其实仅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除了敞开的电梯,也只剩下一扇扇紧紧闭锁的门窗罢了。到了夜晚,城市的灯光相继亮着,树上缠绕的彩灯,店面的发光字,家家户户敞亮的暖光灯和写字楼里整夜未熄的台灯,看似万家灯火的街道上难道没有孤寂吗?

夜深了,街道的灯光一盏一盏地灭,留下一片一片清冷。先前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一点一点被孤独吞噬。不远处,还有一家人没熄灯,我走近一看,便明白了。晚归的清洁工在白灼的灯光下用着晚餐,城市的灯光洗去了他们一天的疲惫,脸上绽着幸福的笑容。慢慢的,冰冷的灯光照在我身上,街道的空气也渐渐开始升温。

热闹中夹杂孤寂,匆忙约束着自由,寂静融合着幸福,生活总是多面的,复杂的,当你深处生活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我穿过了街道,到了尽头,回首,街道上热热闹闹的人皆散尽,剩下一排排的路灯还在街道上任劳任怨地度过生活。

篇七:穿过记忆的味蕾

作者:谢梓迎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题记

坐在饭店里,点一碗招牌馄饨。几片青菜浮在布满油光的汤上,拿起勺子吃上一个馄饨,平平无奇的猪肉馅;喝一口汤,尝出的鲜味是由不知道多少精制调味品带来的。

“唉。”轻叹一口气。每每这时,奶奶在记忆里留藏的味道,都格外独一无二,令我回味无穷。

揉揉惺松的睡眼,山雾朦胧。公鸡还未打鸣,我们就起身去集市了。奶奶做菜讲究一个“鲜”字,这一点从她做馄饨身上都可见一斑了。清晨,山雾还未消散,我就和奶奶赶着几里湿润的山路去集市,日日如此,只为买那刚宰不久的新鲜土猪肉。奶奶总是在路上笑着说:“土猪肉可好吃了呀,做肉馅、馄饨、饺子老香了!回家奶奶就给你做。”我听到又有好吃的,开心地笑起来,雾水和汗水打湿了奶奶的头发,在山间微弱的阳光下,她的白发散发着淡淡银光。

日日的新鲜,源自于奶奶每日清晨走过的几里山路,源自于奶奶对食物品质的追求,源自于她对我的爱。

买来了新鲜肉,奶奶就可以准备馄饨的馅料了。她坐在藤椅上,我蹲在地上,这个时候,温暖的阳光倾泻在我们身上。姐姐拿两把刀剁肉,手起刀落,块状的肉变成了细腻的肉泥,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奶奶的馅料没有很多调味料,她总认真地告诉我:“食材本来的味道就是独一无二的,过多的调味料反而会适得其反。”

她拿出生抽倒在了肉泥上,不用勺子,全凭她几十年来的手感。再放上一些粗盐,蚝油,搅拌均匀,这便是奶奶的馄饨馅料了。“奶奶怎么不放香菜呀?”在我的眼中,奶奶是极其喜欢吃香菜的人。“你不喜欢吃就不放了。”奶奶边包馄饨边说着。原来,奶奶早就发现我不喜欢吃香菜了,照顾我,她也不吃了。奶奶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馄饨的花边,娴熟地包出了一个个圆滚滚的馄饨。

水沸了,馄饨下锅。不一会儿,馄饨接二连三地沸出汤面。奶奶盛出满满的两碗。土猪肉煲出的汤清甜,新鲜的馄饨馅香,再尝尝奶奶自己种的大白菜,真鲜啊!吃着吃着,奶奶和我都笑了起来,浓浓鲜香弥漫在整个屋内。

岁月流转,我长大了,回家看奶奶的时间也少了。但每次回家,奶奶必会做上一碗馄饨。

馅料的鲜与温暖,是独属于她的味道。鲜,是奶奶对食物品质的追求;鲜,是奶奶对于事物原本性质的尊重;鲜,是奶奶对我温暖、耐心的爱。

记忆里奶奶的味道,奶奶的精神,厚重了我的肩膀,温暖我的心房。在前行的路上,对做人做事,一丝不苟的追求,对初心的坚守是奶奶给我的方向标,给我记忆中独一无二的味道。

篇八:穿过历史的伤疤

作者:刘珊铭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题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河西走廊绵延了千年的丝绸之路,驼铃悠悠,黄沙滚滚。穿过鸣沙山的尽头,泉眼边伫立着古老的莫高窟。

我驻足三危山底,仰望巍峨石壁上错落分布的石窟,心中陡然升起敬畏与震撼,又觉一字:险!仿佛看到了那位手持禅杖的苦行僧心怀恬静,穿过漫漫长路在此开凿洞窟,坐地修行,盼佛光四射,待心扉洞开。

上行穿过木栅道,一股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竟使我一时踉踉跄跄,步履维艰。一览洞窟内石壁,满目皆是疮夷:庄严的泥塑上缺失的肢体大都只留断臂的身躯;精妙的壁画随处可见残缺的色彩,少有后续;玻璃柜后只剩寥寥残经破卷,玄奘的真经也已失传。

就是在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中,穿越千年的色彩依旧不失鲜活,仍然可见南北朝的菩萨与供养人的慈眉善目,依稀辨得其间体态娥娜的飞天与民间九色鹿的传说。其中,唐代驾驭的雄风未息,宋代独有的温煦不减,人神交融,与时光对立,像是废墟中温存的脉搏与呼吸,像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像是穿过苦难有血有肉的老者在讲述失意后的释怀。

这些摄人心魄的美,我却有种遗憾与无奈,又不禁惆怅而心痛:如果没有不堪回首的巧合,故事会不会得以延续?彼时或许有更多风情、更多经卷与记忆、更完整的画面,如果没有他——王道士。

在自以为是的“善举”中,这无知的罪人将文物涂抹、修改,借着筹集善款的名义将其变卖。对于这巨幕前的小丑、替罪羊,我无以悔恨,只是“国有殇,文物有伤。”当英国冒险家斯坦因拉着满满一牛车文物离开时,王道士望向西天凄美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

我思忖片刻,回溯中国历史,时间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阿房宫被烧毁、藤王阁坍塌、圆明园被劫……莫高窟也成了千疮百孔的风云里的一道伤疤。然而夕阳西下,我看到的不是极乐世界的佛光,不是古老民族的凄惨,而是美,一种穿越苦难的美。人们没有忘记伤痛,而是铭记它。随着文化不断传播,莫高窟的文化也在被生生不息地延续。

回到石窟之上,我仿佛穿过了极绚烂后的寂静,因为文化本身就是场痊愈伤疤的修行。

《穿过什么作文(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