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你念叨什么呢?”
“《山海经》,蛮好看的。要是我也有一本就好了。”鲁迅托着腮看着他的书桌。
阿长将这件事记下来了。接下来的几天,阿长一直在念叨着“三哼经”。
告假回家后的第四天,阿长突然记起来少爷想要“三哼经”,她想,明天专门给他买去吧。
第二天,她早早的起来,拿着梳子随便顺了顺头发,包了个丸子型,用手拿水抹了抹脸,就捧着小布包袱出门了。
在她的印象里,县城戏院对面的那条街上,有许多文绉绉的人和文绉绉的人才买的东西。她寻思道:或许那什么的“经”在那里可以买到。
她走了好长时间才走到那条街上,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个小贩。小贩的地摊上摆着的全都是只有孩童才看的图画书。但阿长却觉得这个人卖的东西是书,那他肯定知道哥儿要的《三哼经》这本书的事儿。
想着,她走上前去,问道:“小哥,你可知道《三哼经》在哪里买?”
那小贩抬起头来,眼神茫茫然地盯着她,他想:“什么‘三哼经’?那是什么?这大婶怕不是走错地儿了?”但他嘴上却答道:“啊,我知道。”他随手指了一个方向,“就往那边走,然后再左拐就能看到了。”
阿长朝他手指的那个方向看了看,又问道:“往哪转?”
小贩有点不耐烦了,“往左拐。”
“谢,谢谢!”阿长感谢了他,然后往他手指的方向去了。但到那个路口的时候她却忘了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大概是往右转吧。”她想。随后她大步往右边迈了过去。
走了没多远,她看到了一个店铺,里面有许多书架,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本书。一踏进店铺,就能看见前面的小桌子上趴着一个人。
“你可是这儿的老板?”她试探着问。
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了一下,忽的抬起头来盯着她:“是……是的。”
要是其他人,早被他盯的偏过头去,但阿长却直视着他的眼睛,继续问道:“那你这里可有《三哼经》这本书?”这老板听到“三哼经”这种奇奇怪怪名字的时候,露出了与小贩同样的眼神,但他随即反应过来,“《山海经》啊!就在那边。”他指了个方向。
阿长顺着他手指的那个方向,半句话都不说就径直往那块走。“听哥儿的描述,里面貌似有个九尾狐狸。”阿长在那附近的书架翻翻找找,《山海经》竟是被她找到了。
“老板,就是这本书。”
那老板看着她推过来的那本书,随口定价道:“五角。”
“有点贵……”阿长想到,但还是从她带过来的包袱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慢慢的一层层的打开,又将食指放在嘴边很快的舔了舔,细心的捻了五张皱巴巴的纸出来,每张一角,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拿起书,仔细翻了翻,逐页都打量了一下,见没有缺损玷污,终于放心的把书慢慢放进包袱里。
阿长将包袱放上肩头又拿了下来,用手又往里掏了掏,整了又整,半晌才匆匆出去了。那老板见她走了,冲着她背影小声嘟囔了句:倒像是个爱惜书的人。
待到第二天,她回到了主人家。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她将一本包的严严实实的书递给了鲁迅。
鲁迅瞪大眼望着她,似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谢谢你,阿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