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夜,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日子。
抬头望着月亮,似一盏白洁的灯。似絮如绢的浮云,拥簇着盈盈的月,清辉映向周围,由深而浅,若隐若现。不似早霞艳丽,不似阳光灿烂,月只带着它淡淡的素雅,照亮团圆的宴席,照亮了独在异乡的旅人。
从月里,可以隐隐望见我们千思万想的故乡,无论你飘零何处,身在何方。于是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有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亮穿着素雅的衣裙,带着她如花的笑靥,温柔恬静,端庄大方。她把那似水的月光轻柔的洒在沉寂的大地上,透过柳梢,仿佛看见她温和的面容。于是,诗人歌诵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寂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宁静祥和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月亮照耀过古人,照耀过今代;照耀过花草树木,照耀过飞禽走兽。
江边的何人第一次见到月亮?江畔的月亮什么时候照耀着人?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江水及月,满怀感慨。后来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以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对月的皎洁,发思古之请。
也许,现在正在家团圆的你,抬头望望月亮,也会隐约看见那团圆的幸福以及思想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