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疼死我了!”我刚走出补习班的教室,迎面撞上一个奔走着速度极快的女孩,头磕在墙壁上,痛得直呼出声。
“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这是一个瘦瘦小小,看起来十分胆小又怯懦的女孩子,语气是唯唯诺诺的,轻得像蚊子叫,低着头,似乎等着我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样弱不禁风的模样让我莫名生出几分愧疚,也让我心情不悦了起来,我又没有责怪她。
我心叹了口气,对她开开玩笑:“你是新来的学生吧,迟到大半节课了,老师会生气的。”我并不认为我的语气非常严肃,我们的老师也十分和蔼,她却像是吓得不轻,睁大眼睛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提着书包的手不停搓着书包带,拖泥带水地走进了教室,我心想这孩子真是奇怪。
这便是我与她的相遇。
她似乎真的很胆小,像鱼缸里的金鱼,敲敲玻璃都能吓得游走。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张张嘴又不说话了,甚至连下课时同学们的一起欢笑她也不敢加入。
她就像透明一样,我一直没记住她的名字。
后来我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样子,一到下课就不知所措,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她搭话,渐渐地,才得知她叫晓杨。
我真正了解她,是我与她讲了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之后。
我听见了她爽朗的笑声。
我就那样愣在原地,她也呆住了,红着脸又低下了头。眨巴着眼睛不停看看我又垂眸。她小心翼翼地开口,告诉我她并不是城区长大的孩子,父母以为她成绩优秀,就送她来城市读中学,小学数一数二的成绩突然成了垫底,与同学没有共同话题,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的不合群,她就这样渐渐沉默了起来。
我细细打量眼前这个女孩,干干净净的校服,头发长长的,束在脑后,简单又纯粹,并不像一个“乡下长大的孩子”。
即使跟我透露了心声,她也没能解开自己的心结。
数日后,又是上课,我看着身边空荡荡的座位,她没有来,除了第一节课,她再没有迟到过。
老师对我们说:“晓杨今天不来了。”我问老师:“以后呢?”得到的答案是以后也不了。没有一个人难过,没有一个人有反应,我听见后面的一个男孩说:“原来她叫晓杨。”
她走了。
我默默想,也许这样对她来说更好。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再也没有与她取得联系,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寻找她,只是我怀念这个,从我的世界路过,安静,胆怯,天真,爱笑,却又回不去的女孩儿。
我重新翻阅这段青涩岁月里的友情,总是可以发现它几乎没有对白想沉默而冗长,光影交错的旧电影,它没有很多角色,像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我所怀念的那个女孩,人间蒸发一般,不见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