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默默地翻开《诗经》,感受着三千年而来的宁静。
《诗经》带着那跨越三千年而来的文字,迢迢而来。它,不单单是文学的传递,更是古人的那种纯真情感的传递。平仄的韵脚,朴素的文字,却不难让人体会到从先秦而来的淳朴、悠远。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而又云:“不学诗,无以言。”
我本并不喜读《诗经》,认其悠远,不近现实生活。乃读过唐诗宋词之时,方觉句阙间充盈着华丽,优雅,仅有田园,山水,淡泊宁静。方重顾《诗经》之时,才发觉它是真情流露,纯白无瑕,虽无优雅华丽,却素雅天然。似菡萏的素净白莲,浑然天成。
人们的生活,似那款款的荷叶,托起那菡萏的莲花。
先秦,在读《诗经》时,好似并没有那么遥远,那一件件事情好似就发生在身边,历史的痕迹一逝而过,他们好似也只是平凡的,窈窕的淑女、相求的君子、出征的丈夫、等候的妇人……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默默爱慕,默默等候……那方静谧的土地,使人不忍打扰。
这素净淡雅常常使我感觉仿佛置身世外,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繁华,到达了那个科技并不发达,无世人纷扰的乡野,一个人宁静的过着每天的生活,不怀古思今,不怨天尤人,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诗经是爱的汇总,似《关雎》中翻来覆去不得眠的君子;似《桃夭》中即将出嫁的少女;似《击鼓》中等夫出征归来的焦急的女子;更似《采葛》中思前想后的少年……这是爱,是等待的爱,是相思的爱。一字一句中,是少年的的情愫,相思离愁中,是“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痛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般的女子即将出嫁,正值桃红柳绿,春光烂漫之时,人们对婚姻美好的期望。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毫不吝啬,在其中恣意挥毫,无论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是“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却都没有《桃夭》来的本真,来的令人玩味。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你赠予我木瓜,我回赠予你琼瑶。《诗经》在我眼中已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是一种爱,一种做人的道理,更是一种千年而来的人间真情。
三千年而来的《诗经》中,那方静谧的土地里,荡漾着那抹宁静,那抹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