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初中之前,对于师生关系的认知,我一度以为就是“工人”和“产品”。直到初中,遇到了三位严而有爱的老师。
最先让我重新认识“老师”的老师,便是我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曾老师了。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不足一岁就主动申请做班主任;她是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引领我们由不敢开口走向勇敢表达;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仁慈严谨、富有责任感,班级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手机的魅力,相信大多数大人都抵挡不了,更何况身为初中生的我呢。在同学的“感染”下,我开始偷偷地带手机进学校。明知这是坏事,但是却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好”景不长,这件事情被曾老师知道了。正当我准备迎接一场暴风雨的时候,不料曾老师只是温声提醒我下不为例即可,不要跟风,坚定地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句话最让我震惊,她竟然理解我这“幼稚”的理由!这是最不可思议的!而这件事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通情达理的曾老师。
要是说让我重新审视“老师”的是曾老师的话,那么真正让我敬佩“老师”的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刘老师了。
刘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自恋”,因为初次见面她就以“XX区最优秀的老师之一”自居。不过,随着与她相处愈久,愈加发现她不是“自恋”而是“自信”。刘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就拿复课以后的语文课来说,别的班级都是正儿八经做练习、对答案,刘老师则会在网课的基础上用心备课,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上课时,她还会不时开一些玩笑,调节课堂气氛。
真正让我对刘老师肃然起敬的,是她在某一节课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希望教出来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台冰冷的考试机器。”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想想之前,我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刘老师可不仅仅是说而已,她还做了:教学生们怎么运用语文,鼓励学生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些种种,都让我更加敬佩她和她的职业。
而数学黄老师,刚开始其实对他没有什么好感的。因为他实在太过严肃,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然而,后来,我慢慢改变了我的观感。
黄老师教学十分严谨,没完成作业要抄写,错题要写在错题本上以备复习,这些铁腕政策一度让我们班的同学闻风丧胆。但是黄老师非常有原则,赏罚分明。他会表扬有任何进步的同学,包括我。
记得一个深夜,我正在罚抄试卷。手指酸痛、眼睛干涩,真想甩笔不干。疲惫之际,我便开始翻看我老爸的微信。翻着翻着,便翻到了一个看着就让我害怕的名字:数学黄老师。原来父母一直在和老师联系!抱着“只是看看”的心理,我点开了老师和我爸的信息。没想到却来了一个“开门红”:黄老师发来消息表扬我比以前有进步!可能他的夸奖拥有神奇的魔法吧,一看到这个我便放下了手机,开始埋头继续抄写……
这三位老师用他们的言行告诉了我什么叫做真正的“老师”,他们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