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诗

2021-09-22 14:08:05
走进唐诗作文1000字

有种诗意叫唐诗,有种诗意叫中国

我以为诗意是诗歌的韵律,是诗人写诗时的满腔情感,是读者的同理心,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颂千年代代相传的文化情怀。

今我以张九龄之诗,解我心中诗意。

何以诗之韵律。亦不是“天对地雨对风”的朗朗上口,亦不是“泛爱众而亲仁”的戒律教条。对子有意而无情,经文有理却无情无意。所谓韵律应是显中华汉字之美,现华夏之深情。论风流多情最是唐诗,唐人将盛唐的富贵繁华,晚唐的落寞凄凉用婉转优美亦言简意赅的诗丝编进唐朝280年的历史篇章。“唐之诗,宋之词”论诗意,应访问最有话语权的唐朝诗人。

一个富饶的朝代,一个人人都会作诗的大唐,在诗的世界里又会孕育出多少惊艳的诗人。过刚则易折,张九龄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性格又会激起多少人的倾慕?多少人的排挤?

“娇娇珍木颠,得无金丸惧”。孤雁站在珍木之颠,本应是欢喜之事,诗人却并没有对其表示欢喜,而是严肃的告诫,究竟是什么使诗人的心境竟如此悲凉?此诗的最后一句“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完美地诠释了诗人的凄凉:受奸相李林甫的排挤,诽谤,被贬为荆州长史,这是对一个忠臣的讽刺更是诗人饱受不公后的淡然。心中的愤懑化作首首诗作亦是“飞沉理自隔,和所慰吾诚”的悲伤,亦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感叹。诗人的一思一想一情的感慨都融进了句句诗赋中,真情的融入与思绪的凝聚,朗朗上口的旋律与内心最微弱的牵动,化作所谓唐山韵律,鼓动着中华文明的脉搏。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多少人文墨客,多少侠义英雄,挥笔成文,洋洋洒洒写下万丈诗篇,有战国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有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与飞扬”,有郑燮的“任尔东西南北风”,更是有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几百年过去,几千年过去,这些历史绝唱仍在我们的耳边回荡。这是罢黜百家罢黜不掉的情怀,文革革不掉的文化精神。

历史书写下的千古绝句为何至今仍在书籍中游动,为何在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文明沉沦时,中华文明却悄然崛起又屹立不倒?因为中华文明中有为人民苦难歌唱的诗人,有书写民众疾苦的英雄豪杰。科考为了选拔散落民间而满身才华之人,门客制度更让各路英雄有寄居之所。晚唐的消逝随着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之声,中华文明每一个朝代的泯灭都伴随着百姓忍无可忍的怒吼。没有人民的文明注定走不到最后,没有百姓的文明注定不成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绝唱,诉说的是同理心,诉说的是以人为本的道义。唐有张九龄“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和杜甫“安德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言”之叹,现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平凡之人亦可作不平之事,寒士中榜,高考成名,千古中国总有广阔的胸怀。同理同心是诗意,更是文明传承之本。

何以诗意?是同理同心,是包含情感与文化之美的韵律,亦是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文化情怀,是这片广大土地上的黄皮肤的百姓内心的骄傲。

《走进唐诗作文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