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掉下一地的高科技产品。无论是未来将面世的无方向盘的自动驾驶,还是无人坐店,空留“支付宝”的新型商店,无一不刷新着我们的眼球。但同时,另一些头条也在刺痛我们的眼球。“高中生因手机挥刀伤母”“打游戏3天3夜直接进医院”……甚至“集体销毁手机”的应对措施——我们的人性,竟被我们发明的东西束缚了吗?
先讲个题外话。“为什么爱情、死亡和战争是人类文学史上三个最重要的主题?”梁文道在《我执》中如此回答:“因为它们都把一个无法内化的绝对他者,一种无法掌控的陌生状态强行置入到个体的生命中。”我不是加·泽文,对我来说,每个人就是一座孤岛,也因孤岛的独一无二而美丽。此为我眼中的人性——善恶不论,独一无二的思想是人与二进制明暗闪烁的计算机最大的区别。而人性中,最美好的两部分便是同情心与价值观。
“恻隐之心”是人最好的美德,反之,“老奶奶到底扶不扶?”在网络上的炒热是人们同情心的逐渐淡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许多现代人的生活态度,为什么键盘侠那么多,上街一看却尽是路人?网络让某些人变成了时事的应声虫,价值观与同情心一并成了大众观点的陪葬品。因为一个“老奶奶”,本有心帮助的人终成冷漠转身的路人。但这样一个没有同情心,正能量的社会,不令人觉得胆寒吗?我们那站出来的勇气,去哪儿了?我们的个性,思想,为什么格式化成了新闻的思想呢?
而价值观更关乎我们生命的意义。在这个人人追求挣钱,晒优越发朋友圈的年代,有些人对人性的坚守令人感慨:63岁老人自学芭蕾,活出自信;南仁东先生20年的坚守造就了“中国天眼”;湖北政府立法保护武当古建筑……生命因活出自己而精彩,众人的追求,真的是我们的追求吗?生命是与自我的赛跑,所以从来就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人工智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我们不能被它固化了思想。当人的价值观、同情心演变成“乌合之众”,便与冰冷的计算机再无不同。
马尔克斯曾说:“生活不是我们过了多少日子,而是我们记住多少日子。”而记住的日子是为了讲述、演绎我们生命的不确定性。
所谓人性,空气也。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忽视它,忘了它才是最不可或缺的。“空气”渐渐抽离,人类是否开始警惕?记住,人因思想,才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