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厨房——在老家是奶奶的天下,在我家是爸爸妈妈的天下,今天我竟然有机会能够占领厨房,成为锅碗瓢盆的“领袖”。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思考许久,我决定今天中午做一次“回乡肉”,原因之一是,我想吃肉了;原因之二是妈妈不会做肉;原因三……,卖个关子,先不告诉你。
首先,百度食谱,做一个可行性分析,关键是要和家里的食材对应。否则,理想很美好,现实很凄惨!在百度大量搜索后,锁定目标,然后回看三四遍的视频,觉得自己基本上了解程序了,于是跃跃欲试。
接着,准备食材,五花肉四大块,大概两斤左右,姜蒜葱,老抽,生抽,料酒,盐,蚝油,白糖……全部齐备。于是操刀,先把葱切末,姜蒜切片,肉切成长方形的小块。万事俱备,大厨开工:
热锅、倒油少量,待油热后倒入切好的肉块,迅速翻炒,红白色的肉块一直煸炒成微微金黄,舀去多余的油。再放入姜蒜继续炒,香气出来,加料酒、白糖和蚝油,这时候已经香气扑鼻了,加适量的水,生抽、老抽、少量的盐。这时可别急着盖锅盖,我们还要开锅烧一会儿,这样可以让腥味蒸发出去,然后盖上锅盖中火20分钟,开盖,大火中收汁。
最后,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装饰。罗小厨回乡肉成功了。
因为是第一次做,虽然我选的比较不复杂的菜谱,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做起来可不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第一次当厨房新领袖的我,更是困难重重。第一关,剥蒜,不光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小小的蒜瓣,薄薄的皮还那么难剥,直到妈妈告诉我可以先切一刀蒜瓣的根部,让它容易散开。第二个难题,切猪肉。平时,在老爸手里的猪肉是那么的乖巧柔顺,似乎用刀轻轻擦过去,猪肉就一分两半了。而在我手里,如刚强的战士一般,好像要和我干仗,几刀下去,依然纹丝不动,挺立在那里。我急了,在那里用刀猛剁了几下。猪肉陷了下去,但等了一会儿,它又恢复了原状。我的刀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没劲”,几下便累得气喘吁吁。妈妈走过来说,肉不是那么剁的,你要握住刀把,从后往前慢慢移动,用向下的力,肉自然就被割开了。我试了几下,肉果然不像之前那么坚韧,几下就被割开了。果然凡事都有窍门,凡事都有学问。
更难的还是猪肉下油锅的刹那,水和油的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是滚烫的油花,吓得我都不敢去翻炒。但不去炒,猪肉就会粘在锅上,我只好冒着被溅到的危险,去翻炒。但是悲剧接踵而来,一朵油花飞溅到我手上,我手上马上就有了被灼伤的刺痛感,冲个水,我强忍着继续翻炒。沉重的猪肉在铲子上旋转、翻滚。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某某经骨贴——腰酸背痛手抽筋。我呼叫妈妈给我来个背部“SPA”。“斯帕”结束,肉还没金黄,我只能继续耐心等待。碰到的第四个难题是速度,原先还老是烧不出金黄的肉突然金黄了,然后好像有几颗要焦了,手忙脚乱要马上进行下一步,直到加水进去了,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突然很感激每天在厨房忙碌的外婆奶奶爸爸妈妈,太不容易了,所有的美味都来自于他们的用心劳动。
妈妈看着我做的肉,很是激动,给我倒了果汁,自己开了红酒,我们干杯庆祝!然后妈妈夹起一块我“过五关斩六将”才做成的“回乡肉”放进嘴里,眯着眼睛,突然喊了一声“赞,味道刚刚好,超过了老母亲的技术,我觉得配上一碗白米饭,足以。”这是么高的评价,真的让我非常激动!第一次做菜,让我骄傲了好久!
现在该说说我做“回乡肉”第三个原因了。其实它就是红烧肉。那么,为什么要把红烧肉取名为“回乡肉”呢?因为疫情,我20几天都没出过门,无比想念外婆的红烧肉,想念着吃外婆的红烧肉时的温暖和幸福。想着疫情当前,有很多人被困外地,久久不能回家,包括对门在湖北不能回家的邻居一家,还有几万人在医院治疗回不了家,还有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军人、志愿者,他们肯定都想念外婆奶奶妈妈爸爸做的菜,想念家里的味道,想念在家安心幸福的感觉。我热切地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让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们能早日“回乡”。我相信,每一家都有一碗“回乡肉”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