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虽然还不知道它的深意,先被它描绘的夕阳美景惊艳了。想象一下,粼粼的水波荡漾,正是黄昏,夕阳映照在水中,与天连成一片。光影变幻,受光多的一面艳红,受光少的一面碧绿。多美!
我对自然美景总有一种偏执的喜爱,看到好看的风景照要保存下来,遇见花开时总要在心里赞叹,并想把它拍下来。不仅是花开,只要美的景色,总是想尽办法留住。
渐渐地我发现,诗词中就有许多这样的风景。那时没有浓烟,没有城市,没有林立的大厦,有的只是现在难以想象的美景。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开始接触诗词,是因为语文书里有,且要背。那时不喜诗词,觉得背起来烦。不明白李白为什么要“低头思故乡”?孟浩然为什么要去想“花落知多少”?逢年过节的时候,长辈们有时还会让我在大家面前背诗,这也让我很不自在。
后来,读的书多了起来,开始觉察到诗词的美来。诗词,就是把眼前的景,心中的情,化成极简洁凝炼的文字表达出来。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想到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故事;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想到游子在外颠沛流离的模样。
再后来,羡慕起了诗人。他们的诗里有写不完的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的风情万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展现了庐山的不同风貌。孟浩然不是被闹钟叫醒,而是被鸟的歌声唤醒的;李白窗外的不是灯光,而是溶溶的月光。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意的生活。
在诗中,我阅尽万里江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若不能亲眼目睹江山如画,瑰丽壮阔,那便只有读诗。漫漫岁月,唯诗相伴。愿此生,我永不弃书卷,永远向往诗和远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此为约,与所有爱诗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