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海子所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就很好;像顾城说的,“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这样就很好;像伤残诗人余秀华所写的,“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
今年春节期间,我去养老院、福利院做公益活动,通过他们的生活和护理员的诉说,我知道这些老人见到家人,也许就只看他们一眼,问候几句,这样就很好。
人间有很多五味杂陈,对于长期独处敬老院的老人们来说,围绕于他们身边的孤独病痛,是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
这些老人在吃穿住上不用愁,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他们缺乏儿女的关爱。
自己的儿女,是很多敬老院老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吧。我曾不明,为何那些老人在聊天中触及自己的孩子会黯然泪下。后来我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对儿女极为想念。
当时我去敬老院,绝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但直到我来到那时,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那些因为年迈的,在家子女难护理、没时间照顾的老人被送往敬老院,也许在物质、身体上和生活条件上都有所好转,却无法慰籍他们的思念、牵挂之心。
看到一位家属来敬老院看望老人,老人高兴得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放,想让他多留一会儿。不求子女每日陪伴,即使见一面,知道他们生活得很好,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让我想起我的爷爷,现在他九十高龄,患老年痴呆症,也许他忘记了过去的一切,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自己今天是否吃过饭,想法像是几岁孩子一样,但他永远不会忘记我爸我妈和我的名字,每次看到我来了,总会兴奋地点头,嘴上嚷嚷着:“好,好!”
对于老人们来说,看一眼子女,这样就很好。而对于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成长中有他们的陪伴,这样就很好。知道父母在这世界上的某一处,过得很安心,即使他们暂时回不来,暂时没有陪伴他们,这样也不坏。
看他们画出梦想中的世界,有很多孩子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全家福,他们用彩色蜡笔勾勒自己的人生蓝图,那大手拉小手的儿童梦,令人寒酸,又震撼人心。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身在何方,关于父母的一切,是老师告诉他们,讲诉给他们听的。有时,他们会怨恨命运不公,为何童年没有父母怜爱,甚至一出生就被抛弃?他们也能理解父母的不易与无奈,可以找回他们缺失的亲情。
每一个人,经历不同,也许有着不同的悲伤。对于敬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孩子而言,他们的梦和期待很微小,但他们总会祈盼这小小的梦能实现,这样就很好。
敬老院的老人,不缺吃不缺住,不缺良好的护理,但他们缺少的是亲情的温暖与子女的陪伴。福利院的孩子,不缺成长乐园,不缺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但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一个正常的家庭。所谓的“这样就很好”对这些老人和孩子们而言,只是简简单单的爱与陪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