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我翻身跃起,匆匆地洗漱完毕,便校奔去。在路上,鸟儿在粗壮的大树上叽叽喳喳的嚷着,似乎在开着盛会,繁杂的鸣声像一首磅礴的交响乐,引来那些行色匆匆的人放慢脚步聆听。这个美好的时刻只属于清晨和鸟儿归巢的傍晚。
时间流逝得飞快,转眼放学了。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老师在课堂上说起他们读书时点着煤油灯看书之类的事来,不知道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是不是也没电灯?没电视?没电话?每顿饭都难以吃饱饭……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妈妈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那时候我们买不起闹钟,家家户户都安了个广播,每天听到广播里的音乐响起,妈妈便将我们叫起,让我们自己吃饭,她就去田里劳作去了。”妈妈顿了顿,“那时麦子熟后,我们便顿顿吃麦羹,红薯出来来就天天吃蒸红薯……”“天天吃呀,好安逸!”想起在街上自己好不容易才缠着妈妈买的烤红薯,我对妈妈小时候的生活竟然有了丝羡慕。“那时我们天天都吃那些,每顿看到那些都烦了,可是肚子饿呀,不得不咽下去。”
“妈妈,你们小时候就真的住在那矮房子里吗?”想起春节烧香回老屋时,看到的那瓦片、柱子、竹片、泥土散了一地,另一半还勉强在风中颤栗的危房,我好奇地问道。“是的,孩子”妈妈摸了摸我的头,“那时候我家那架子房子,那时可是全塆最好的呢,你看到那如洗脸盆般粗壮的柱子没有,那可是我的祖祖的祖祖那代人从山上选好了料砍下后,叫了马车拉下来的,那墙壁虽然是竹片编后,用草剁丁和着泥土糊上去的,但是冬天也不透风的。”说到此处,妈妈的脸上泛着光。“那怎么后来就垮了呢?”“你看,这个小镇上也高楼林立,晚上路灯照得四处透亮,你还愿意回乡下去住吗?”妈妈看着我问道,想想夏天乡下肆虐的蚊子和黑漆漆一片的夜晚,我使劲摇摇头。“我们在这买了房,已经15年了,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自然就破落了。”妈妈的脸上不无遗憾。“那你们真的像老师那时一样,晚上都点煤油灯吗?没电视、电话?”“傻孩子,那时乡下都用电,哪里来的电视、电话呢?晚上用煤油灯照明,如果遇上赶夜路,就用煤油倒在竹筒里,用草纸捻成一卷,塞竹筒里做成火把。那时连电筒都是奢侈品呢!”
晚上,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灯光璀璨混着满天的星斗,小镇也就朦胧在灯光、星光交融中。改革的春风将沉睡的卧龙唤醒,也让我们这个小镇现代气息渐浓。而我这位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该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让家乡更美丽!想到这里,我回到了书房,拿起了桌上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