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看似无形无声,却确立着我们的社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柴静
夕阳西下,天边,云彩被夕阳烧灼,散发着别样的光彩,灿烂,辉煌。我走出庭院,看着那个老人,不禁被他的坚守而打动,一种淡淡的甜味在舌尖蹦跳,在鼻间萦绕……
回到乡下,走走那条大马路上,十年间,一座座别墅如春后竹笋般冒出。
走着走着,蓦然,一阵阵清脆的敲打声从不远处飘来,循声望去,原来是从那小别墅里传来的啊!
走进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坐在小凳上,手里拿着锤子,旁边还有几样其他的工具。见我来了,他站起来:“小同志,来啦!”
“老爷爷,你这是在干嘛呢?”我好奇地问。
“噢,我在做竹篾器呢!”他回答到,“来吧,来看看!”
我走上去,他叫喊道:“看好了!”
见他拿起一根竹子,用斧头砍成几段,又凿下几个凹口,放在火上一燎,“滋啦啦”几声,再一弯折,用锤子巧妙的一敲……几番如此,一个竹椅的轮廓就完成了。
他又从竹子上剌下几根竹条,指头翻飞,不一会儿,椅背完成了,再镶入预打好的缺口,一张竹椅展现在眼前。
“现在,竹椅卖得好吗?”
“哎!你不知道噢,上次我孙子来乡下玩,在网上发了我做竹器的视频,很多人喜欢,都想要,他又给我开了个网店,现在,每天都有订单呢!”
再看墙边,一把把方正的竹椅,一个个精致的竹蜻蜓,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玩意。
凑上去看一看,嗅一嗅。
那小竹蜻蜓绿得发亮,每一根竹条都恰到好处,活灵活现,让人好生喜爱。
闻一闻,那竹蜻蜓散发着竹子特有的芳香,清幽而典雅。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味道,露水的味道。我似乎看见了露水从竹叶上滑落,滴入土壤,我似乎又听见了竹林中兴起的风,吹打着每一根竹子。再闻时,却没有了竹子的芳香,只有些许淡淡的甜味。
那是什么甜?似糖,没有那么浓烈。似蜜,没有那么清香。似露水?又没有那么平淡。渐渐地,我终于明白了。
那是老篾匠坚守后的甘甜,是文化复兴的清甜,是文化韵味中特有的甜。那种甜,不浓不烈,不清不淡,却是典雅的,芳香的,那种甜,是几代人的智慧,几代人的心血凝结而成的。那种甜,历久弥香,经久不衰……
走出庭院,看天边云彩灿烂,辉煌,熠熠生辉。
有一种甜,叫坚守,叫文化,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