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一个年从眼前、耳边、嘴里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年在小孩子的眼里似乎是一件大的不能再大的乐事了,因为可以大饱口福,可以收压岁钱,可以走亲访友……最乐呵的就是年的热闹劲儿。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好像不再有数月数日子盼年的心理了。也许是我长大了,觉得过去一年就是时光的流逝和不复返,又也许年本身的面目也悄悄地改变了:没有了忙碌好多天迎接年的仪式,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收拾;没有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欢笑满堂,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圈的抢红包;没有了挨家挨户串亲戚的拜年,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祝福和旅游过年……可能这就是高科技的今天年的独特味道,可能这就是全新理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能说有什么不好,只是多了些清寂,少了些热闹。
也曾听妈妈讲起她那个年代过年的风味:全家人从腊月二十三“全家大扫除”开始,一直忙碌到大年三十。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允许,几乎所有的年货都要靠双手去做。房子虽不是高楼大厦,却也要从里到外收拾个一尘不染。虽然辛苦,但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干净的屋子,吃着自己做的特色年货,心里应当别有一番不一样的愉悦吧。正月里孩子们上门拜年,亲戚朋友互相请客,聚在一起唠嗑,可以聊个热火朝天。自己剪得窗花、自己写的对联,还有院子里的红炮竹,无不增添着红红火火又真挚纯朴的吉祥年气氛。
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把过年仪式从繁化简,传统的过年方式也在极大地转变,当然各有各的优势,但总找不到正宗年的味道。
当一家人团圆起来吃年夜饭时,当嗑着瓜子看春晚时,当满脸憧憬地看着烟花时,我似乎又看到了传统年的影子,感受到了大年三十与别日的不同。中国年就该有个中国味儿!
时间总在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可年味不该被带走。即使是换掉外壳,也不能丢了最本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