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华文化,便不能不谈中国诗词,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无数文人将理想与抱负刻进他们的诗里,每一笔诗意都是诗人心中的远方。
春秋之时,人们将美好生活写入《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战国之际,屈原将爱国情怀与抱负写入《离骚》之中:“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盛世唐朝下,李白看透世间浮华表象,将洒脱写入《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华历史融于中国诗词中,历朝文人将他们的情感、理想、抱负写入诗词中,他们心中的远方,在岁月长河中随着诗意永远流传着。
诗意是情感,远方是诗人们情感所向的理想与抱负。后世人品读传统文化,唯有用心品味诗意,才能读懂诗人写入诗中的远方。我们,在读诗的过程中一步步将自己的远方构筑成形,所以中国人不能不懂中国诗。
然而,传统诗词文化面对“快餐式世界”似乎有些茫然无措。在时代发展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节奏”的中国诗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包袱”,静下心来读一首古诗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的”。对此现象,习近平主席给予极大重视,早在2016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就曾指出:“我很不赞成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我们了解诗词文化的前提条件,唯有保证古诗词的传承,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诗意和远方。为响应习主席与党的号召,中央卫视召集全国优秀学子与各界其他爱诗人士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通过诗词知识比拼选出擂主,同时设有攻擂、飞花令等环节,不仅让观众们了解诗词,还培养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兴趣。
《中国诗词大会》让更多人愿意读诗,但“假读书”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有些学子学诗仅为考试得分;有些“假文青”读诗只为让别人认为自己有格调,这些人对诗的了解都不过浮于表面,可学诗若只读背,不理解,是无法真正读出诗意的,那我们又如何能读懂诗人心中的远方呢?
爱诗之人,善于静心品味诗意。读懂诗意,我们才能读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陶渊明对“自然之道”对追求;读懂诗意,我们才能读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苏轼对人生风雨的安然洒脱;”读懂诗意,我们才能读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王勃不忘初心追求理想的大无畏。读懂诗意,才能读懂诗中的远方,才能读出中华文化的内涵。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我们通读诗书,品味诗意的过程中,古人高洁的品质也在熏陶着我们,为我们自身的远大理想执灯引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多少寒窗苦读的学子坚定性念,不懈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多少军人怀守爱国心,舍身往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领多少人在知识的路上探索前行!中国诗词是千百年来古人的精神文化积淀,而今将是我们奋勇追求的不竭动力。
中国人不能不懂中国诗,那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是文人自我的化身,诗中有诗意,诗意写远方,读懂诗意,看见的是诗人的远方;心中有远方,读懂诗意,看见的更是自己的远方!
读中国诗,传承中华文化,追求自我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