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仍需要辩证看待。
首先,它对国家财政收入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否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效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流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证实了文化产业收入在国家财政组成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样,我们有更充分的资金来投资文化事业,这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健全公民素质和人格,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步伐有绝对的推动作用。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之进入良性循环。就像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我们的特色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依靠核心技术占领一席之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才能不只是说说而已。
流行文化会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和快节奏的生活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灯红酒绿,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不知不觉成了世俗的奴隶,在现实和自我间穿梭,唯恐露出一丝一毫的瑕疵。虚与委蛇早已司空见惯,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稍稍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而那些似凄似悲,似柔似和的伤感恰好承载了感情的宣泄。心灵终究是需要平静的,市井的嘈杂让轻悠的旋律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这是可喜的,岂不也是可悲的。风光满面的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奋斗和辛酸,伤感的音乐释放着生活的艰辛和压抑,唯美的词觞却诉不尽心底的无奈。可是,我们就姑且认为那时真诚的笑容吧,毕竟,那也已经为数不多。
经典作品缺乏时代色彩,给低俗流行文化以可乘之机。中国孩子最不喜欢读的名著里,《红楼梦》位列第一,其余也仅居于次位。是孩子的欣赏缺乏深度,还是太过经典而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演员独有的气质不易把握,这也无可厚非,而适当的改动一下词曲,重新使之与整体协调,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许更为人们所接受。我不认为变动了一分一厘就是亵渎经典,只是为它注入了时代的血液,使之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是流行渐渐变了质,失去了最初的纯粹。他们越来越迎合低俗品味,这与“百姓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的服务原则是背道而驰的,那完全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关于“中国娱乐节目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近70%的内容对青少年三观的养成有直接不良影响,这让我们不寒而栗。商家只管做那杀人不见血的恶魔。政府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我们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不是应该有选择的获取和传播信息,尽一己之力,将危害降到最低。
多一些经典,少一些恶搞,多一些担当,少一点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