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在一些情况下被看作是高尚的代名词,是平凡者的一种独特,是亚里士多德口中的“神明与野兽”,同时,孤独也意味着——极少共鸣。
“有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特个性,是标新立异,是个人魅力的彰显,更是一种孤独感。在大多数人眼中,“有己”意味着凸显自身观点,清晰表达立场和态度,不随波逐流,“有己”所带来的孤独感似乎更为强烈,所以更多人宁愿选择碌碌的“无己”以达到融入社会的目标。
在愈加繁复的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囿于现实的“社会历史性”而深刻地明白自己无法脱离人群。而越甘当平庸者,自愿做无数的芸芸众生之一,甚至沦为装睡者也无知无觉。叔本华有句话说得很对,“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正是这世上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但古往今来孤独的人也不胜枚举。唐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宋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纵留千古美名,世人敬仰,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李白千金散尽,不得入仕;杜甫客死孤舟,一生潦倒;苏轼一贬再贬,闲人看月;辛弃疾一生抗金,未得戎马。
孤独之人,必承担不被理解之苦,也要承担极少共鸣的悲哀。“乌合之众”的真正解释或许是众人一起迷失。人们所拥有的对现实的憧憬绝大一部分源自不愿对远离市井与名声。人们情感的共鸣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致的,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情感共鸣点逐渐发生偏移和分化。
于是伟大人物的出现远离人潮,新的价值的创造也远离人潮。我们所说的“庸俗”一词大多时候更适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与世俗没有隔离,我们从众,与世间大多情感共鸣。但我们也更应清楚地知道,正因为这样,孤独之感中的“极少共鸣”,正是它所能体现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