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菊,也爱写菊。陶渊明写出了“不是花中偏偏菊,此花开尽再无花”的孤傲,孟浩然写出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期盼,而李清照写的却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凄婉寂寥。
菊花是什么?对于新婚不久、夫唱妇随的李清照来说,那朵朵盛开的菊便是幸福的自已。金秋时节,众菊吐蕊,李清照与丈夫一壶淡酒,二情依依,吟诗作对,共赏秋菊,暗香盈袖,思念“负芨远游”的丈夫,不禁低吟“人比黄花瘦”;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如经历过一声秋雨的菊,零落满地,不见其原来的面目,只有依稀香可寻,连梧桐也禁为其低泣,点点滴到天明。
各样的黄花在李清照的生命中随处可见,甚至是两者浑然一体,难分彼此。从幼年便成远近闻名的才女,到与大学士赵明诚结为伉俪,李清照不可谓不幸福,只是后来随着赵明诚的远游,李清照就有了少许的落寞与闲愁。“惜春春去”,可惜了“几点催花雨”。但是,李清照心中的美好期待却悄悄地酝酿出了一朵菊,纵然是孤独寂寞,也开得五彩斑斓。只可惜世事无常,不过短短几载便已物是人非,天壤之别的境况让李清照憔悴之极,总是“欲语泪先流”,惟有菊花依然伴左右,不离不弃。纵然是流落飘泊,无依无靠;纵然是山河破碎、前景渺茫,风雨的洗礼褪去了菊的万种风情,但余香犹存。那幽香像明灯,指引着李清照在“凄凄惨惨戚戚”之时,也依旧寻寻觅觅;像是益友,在漫漫秋夜中,驱走淡淡的孤独,模糊了易安居士泪眼中的忧伤。
李清照的菊不同于陶渊明在田园中的安逸,多了一份乱世飘零,忧伤而坚韧,孤苦却倔强。于是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硬生生的担起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犹如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而更像不甘零落的菊花。纵使秋风凛冽,也依然挺立枝头,溢出特有的清香。
菊是易安,易安亦是菊,清香缭绕,雅俗共赏。在北雁南飞的季节,突然飘来点点梧桐细雨,让人徒生几分愁绪,再添几盏淡酒,恍忽间,便悠悠地零落一地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