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我问父亲:“如果你是孙悟空,你最想变成什么?”我满心期待他的答案会是何等神通广大之人物,却没想到他望向窗外层林,淡然回应:“我愿成为一棵树,坚毅、永恒、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父亲的话如同一阵悠长的风铃声,在我疑惑不解的心中久久回荡,余音不绝……
后来我迷上了各种各样的绿植。小区、公园里的景观树,我已司空见惯,真正吸引我的是形状特异的外来树种,我在绿植园里驰骋,精喜于树之外表。可数年后那些奇树的模样我已几乎忘却,存留心间的,唯有孩童时代的几分纯真。心中疑惑,仍是不解。
真正从心灵深处感知树木,反观人生,始于那次北疆之行。
酷暑时节,新鲜的空气仍带着几许寒冽,在西北风的驱唤下,驶过远道而至的行人。温暖的洋流季风无法涉及深居内陆的北疆,数万里地,尽是干旱荒原。我们在车内观望,此种恶劣,莫不使人哀叹。
突然,一排高大的绿植凸现,闪耀在单调的世界里,尽显生机。我被这抹深绿惊动,定睛凝视。半晌,才敢确认,那是树,是挺立于天地间迎光生长、不畏旱寒的高大乔木!
它,普通而伟大。笔直得似是人工量过的树干力争上游,直插云际,它的枝丫绝不旁逸斜出,疏散生长,紧紧靠拢却又不重叠层生,为了能共同获取阳光,相互错位、依靠,似是团结向上、训练有素的中国女排队员。枝丫上是茂密厚大的深绿树叶,也是片片向上,成于一束的。一切莫不极规律、协调,像是约定俗成似的,一棵棵乔木矗立两旁,朝着相同的追光目标奋力生长。
青白色的树皮在光的照射下闪着银色的晕圈,增添几分柔和美好,我久久注视,不禁想起茅盾的一篇文章:《白杨礼赞》,想起那其中一句赞颂: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独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默念,沉思。一瞬,我感到埋于内心已久的声音响彻着,愈发坚定和激昂。它在告诉我:眼前的乔木,便是白杨树!树中的伟丈夫。
即使我此前已并不知道这抹深绿的名字,但它的品格、精神特征已告诉我外在与内涵:用自己的一生,彰显伟岸、正直、朴质与不屈。
白杨如此,树木如此,人,也应如此。
北疆之行,让我看到塞外雄奇风光,但最为感触的,实则是来自边疆安检队员的坚守。
在彊北,每隔数米,就有一个安检站。安检队员24小时把守,检查出入人员出行装备。唯一的目的,便是防止恐怖分子袭击无辜百姓现象的发生,保障国民安全。
几番经过安检站,已是凌晨时分,漠北的夏夜是寒凉的,那些安检队员并没因此懈怠,傲然挺立,值守岗位,就像那排绿色白杨屏障一样,站立成树,践行着白杨精神。
一场旅行,解开了存于我心中多年的疑问。我渐渐明白了父亲说的那番话的深刻含义,也渐渐于其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父亲是一名高中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十多年,他始终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勤恳付出,他常常早出晚归,母亲常笑他“以校为家”,将自己的汗血与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每年毕业季,我总会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许多他学生写的感谢致辞,其中有一个写着:“老师,您说您是一棵小草,但我觉得您是一棵高大的大树,尽心为同学们排忧解难,遮风挡雨,将来我也要活成一棵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至今都无法忘记。我想这便是父亲的奉献和执著精神,像一棵大树一样,用知识和人格撑起庞大的枝伞,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自己却青丝染成白发,依然初心不改。
父亲总说:“身为师者,终生目标便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让生命站立成树,而他自己首先站立成了一棵树,不求世间荣华,但求树之精神……最终,凭着这份精神,实现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