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的回忆,扎根于奶奶那片小小的菜园,那片肥沃的工地不仅无私地奉献着清新爽口的瓜菜,也为我的生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这片可爱的菜地,烂漫了我的童年时光,清晨和傍晚,都有我快乐的身影,或采几棵白菜,或偷几节甘蔗,乐此不疲。但奶奶却不允许我碰旁边王婶家的菜地,打从我记事起,一向待人热情的奶奶便不怎么与她来往,大概是曾有过争执吧。
终于一年盛夏,她们冰释前嫌,两家的关系又和睦融洽起来了。
那一年,奶奶的菜地像被唤醒了似的,一夜之间,各种瓜果蔬菜疯狂地生长着,小小的菜园盛不下这饱满的绿意,那些枝蔓溢出了蓠墙,好不热闹。而势头最盛的,当属丝瓜了,那青绿柔嫩的藤蔓不断向外探索,竟勾搭上了王婶家的丝瓜——这可了不得!
奶奶当然是不愿意自家的东西长在别人的菜地里,王婶也不愿意别人的丝瓜占用地盘而影响自家丝瓜的长势。于是,奶奶忙活了一下午,拆散了两家如胶似漆的丝瓜藤。显然,奶奶低估了“爱情”的力量,才两天功夫,这丝瓜藤又缠缠绵绵地腻在一起,淡黄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大声地宣告着自由恋爱的喜悦。这对明目张胆秀着恩爱的田园情侣把奶奶和王婶气歪了嘴。王婶一不做二不休,拿起锃亮的剪刀“咔嚓”就断了丝瓜的绵绵情意。经过大剪刀的几翻“调教”,丝瓜学乖了,安分守己地待在篱架上。只是藤却日益黄瘦,小喇叭也聋拉着脑,没了活力,两家的丝瓜因相思成疾竟落了一地翠叶黄花,好不憔悴!
正当满园的菜兄果弟为这对恋人叹惋不已时,奶奶却扭折了腰。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歇个一百天不打紧,可这满园子菜谁来照料?妈妈只得日日为自己亏空的收成而心疼。
两个月后,刚能下床走动的奶奶就奔向菜园,一下子惊呆了,本该以为荒芜杂乱的菜地竟被打理得有条不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飘香的果菜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不远处的王婶竟主动打起招呼:“老婶子,腰可好些啦?”“嗯,好些了。”看着奶奶诧异的神情,王婶爽朗地笑道:“老婶子,你这菜园长势怪好,我也就顺带照看了一下,费不了多大功夫的!”
我却注意到篱墙上架了几条竹竿,上面是繁密的丝瓜藤,结满了沉甸甸的大丝瓜。王婶继续笑道:“您看这丝瓜,剪了多可惜!可不剪吧,丝瓜藤又相互缠着,哪能长得好!架上几根竹竿,丝瓜藤爬得均匀,丝瓜自然就多喽!”王婶又说道:“老婶子,您离开的这些时日,我在家也想了很多。其实这人哪,还不如瓜菜呢,连丝瓜都知道亲热,可人却总为了点小事吹胡子瞪眼,谁也不肯退一步。为了点小事而搅了邻里和气,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王婶质朴却又引人深思的话语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是啊,横加干涉没能让丝瓜茁壮成长,几根竹竿却化纠缠为累累硕果!像这丝瓜,几根竹竿能解决的小事却操起大剪刀,殊不知翦断藤蔓的同时,也断了邻里间的温情。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大动干戈,殊不知一声问候便能化凶悍为柔情!
而今,这片肥沃的土地已离我远去,可家乡人的纯洁与质朴,早已深深渗透到土壤中,在这钢筋水泥构建的冷漠都市里,为我的灵魂供给着充沛的养分,绽放放着温暖夺目的光彩!
宿松中学高二(4) 吴佳乐
指导老师:杨兰平
作者语
坦诚地说,我不觉得自己对文学可以有什么看法,只是文字于我而言,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本能,成为寄托。我喜欢那些情感在笔尖肆意地绽放,开出一朵朵温暖却不张扬的小花儿。
我觉得写作是离不开阅读与生活的。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够触摸到思想的力量,才能够体会到文学或温存或壮阔或久远的美感。阅读将是我一生扎实而行的任务。
而比这更重要的,是以一颗好奇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一个完全不懂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字来的。在每个人平凡或不平凡的生活里,有痛苦,也有快乐,有迷惘,也有惬意,但这些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正因如此,文字才如此的真实与鲜活。
在文学之路上,我并不奢求着荣誉与作为,只是希望能一路走走停停,用自己的身影,为这世界添上一点温暖的底色,并在自己用文字构筑的小天地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