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次,便成永恒》中那些无知而不理解的“别人”,总是嘲笑背光下跪着的我,看不见我所见,感受不了我所感,却只会出于本能地嘲笑反对,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这正是弗洛斯特先生想告诉我们的。人生路上,追求理想,我们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其中来自身边人的反对与不理解,其阻扰的力量更是强大到可能决定我们的一举一动。追求梦想的人是孤独的,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其害,便成了追梦者是否能成功抵达最初目标的重要要求。
至于我的孤独,当然终归于他人的不认可。所谓他人,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梦想与我的不同的一部分。无数的差异凝聚,最终汇成与我背道而驰的光。
他们看不到井的深处,看不见我的目标,或者因看不清而不理解,没有去思考其对我的意义,反而掺入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自然无法懂得。范仲淹大力革新,却因力度与规模之大,使他人不敢相信改革成功。变法本身没错,加之这可能是利国富民之良策,是群众的夙愿,若以举国之力倾注,放弃怀疑,岂有不成之理;再如圣埃克苏佩里的童年,他周围的大人们也是不理解而强制其放弃,于是他只能将自己的童心隐藏在“高尔夫、政治与领带”之下,直到最后,他才能喊出“危险边缘”的警告。
他们也不能感受到我的快乐,只会被看似漫无目的的坚持与努力,似乎可以欺骗他们看到我的倒影却没有注意我的笑容;他们知道我跪在井边,却不知道我已身在夏日的天堂。这种快乐,无论是成功所得,还是努力所得,都不失为追逐梦想的动力。近年曾有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选择考古系一事,网友们却纷纷婉言应该选择金融、政法类等这些容易找工作、补贴家用的专业,她本人对此无言,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理想。其实,现在求职,专业对口的已经很少,也许坚持自我才是一种更合适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能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毕竟,“只一次,便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