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18岁青年:
你们好!
在我写下这封信时的2018年,我也是个18岁朝气蓬勃的青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会中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从这样的中途出发,泅渡历史三峡,胸藏百余年的转型心智,共同参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涅槃重生。我们披星戴月,砥砺前行,向2035奋进着。
回望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向新千年,世纪宝宝们注定与新时代挂钩,谱写着扣人心弦的中国故事。2008年,汶川地震破碎了国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四海救灾也折射出人性最温暖的光辉,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昭示着我们愿意用时间和汗水去走一条荆棘之路。
2013年,天宫一号完成首次太空授课,我们明白技术代际间的差距并不是等差数列,不能靠简单的加加减减去消除鸿沟。越是高精尖的技术,越会带来指数级的质变。我们正告别“技不如人”的过去,创造“技压群芳”的历史,散发后来居上的赶超力。公路村村通与精准扶贫的落实,让获得感在励精图治中延伸,这正是温暖社会的壁炉,成风化雨的利器,攥住了几多坚韧的温情。
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处不在,可谓是“百家腾越,终入环内”,而数字时代的甘霖,更是“泰山遍雨,河润千里”。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世界平均水平。纷繁多元的价值体系构成了网络的生存环境和文化情境,我们周围充满了数字及围绕数字而产生的共享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正顺着互联网的毛细血管不断延伸。
2018年,我们这一代的已经完成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驼铃,传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所以青年们早应告别“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相信同2018年的我们一样,2035年的你们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时,也不忘聆听时代声音,了解国家梦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课堂上学来的“冷冰冰”的知识找到充分施展的“热土”。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同《自由在高处》中所说,每个人的话都可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因为社会发展不可一蹴而就,所以才更需要日常持久的坚持。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社会变革也是如此。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一定有你们这一代人的倾心付出。社会的发展背后,必定会有不忘初心且心无旁骛的身影。未来的时代里,我们这两代人都需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告诫的那样,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保管的火炬。我们必须将其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正是在艰苦奋斗的熏陶下我们的时代才会在百阙千词中焕发出诗兴的力量。我们砥砺前行,必会发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在奋进之中,虽可能是“初极狭,才通人”,但“复行数十步”便会“豁然开朗”。2035年,我们终见幸福之光。
2018年的18岁青年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