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踏上研学征程。人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却切实体会了“行万里路”便可“读万卷书”。尽管归途中劳累而疲倦,那是因为身上满载着收获与体会。
研学,学在路上。第一站来到沂蒙影视基地,柿树上光洁而剔透,泛着橙色的柿子三五一群地挂在树上,活像缀满的灯笼,又像是夜幕缀满的繁星,有预感我们的收获也必将填补课堂学习的空缺。
黑石沟内怪石嶙峋,置身于它的周边,真切感受着来自历史的冲击,仿佛八路军战士热血激战的场面再现,老师介绍说,黑石沟内的演示是石灰岩,经过地壳的抬升作用,从海底显现,而一旁的碾是砂岩,由沙砾沉积而成,有6。54亿年的历史。继续前进,我们来到红嫂王继于等人的纪念馆中,看到那个时期的“古董”,我们不由惊呼出声,有粪篓、木犁、播种机……老师一一为我们解说这些工具的作用,有一种贴近红嫂们生活的自豪感,更有那古老的纺车、纺锤、木质马扎、煎饼、辣酱、粉皮儿吸引着同学们。
忽地,一丛鲜嫩木耳引起了众人的兴趣,“生物课堂”立刻迁移,老师说,木耳是真菌,在东北松树下的木耳可谓是最诱人的……及时的课本知识与真实地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将课堂与生活接轨,这才叫真正地学习。
研学,学在寻美。朱家林古朴的屋舍与现代化的设施完美融合,带来恬静而不失活力的视觉效果。一间温馨的萤火虫酒吧安然地在古朴的屋舍中散发着现代化气息,空间占地虽小,却布置精致——木质的露天平台在每次的踩踏中都会有清脆的叩击声,枝条编织的木栏,雕刻于木块的二维码图案……
每个农间小舍前开辟的或菜畦或花丛让整个村落充满生活的温馨;更有那文艺馆中精致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以黑白色调勾勒出一家石屋,而以一抹亮丽的红色给画中女子着色,整幅画面由此而兼具神形,当然,不必说那砚台的光滑细腻,那瓷盘图案的清丽典雅与木质车模的工巧。
研学,学在做人。研学之旅不是一个人的独秀,而是整个团队的融合。时时分享是整个研学旅途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分享美食,分享美景,分享收获,正因为分享,每个人才会收获最多,实验园的苹果、聚餐时的欢笑、粉皮儿的诱惑,一切都因为分享而美好;当然,接受的同时,我们学会感谢,不必矫揉造作,坦诚相待才是人们之间正确的交流方式。
生活处处有学问。雄鹰之翼足够宽大,则上可载物,下可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