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化,课本当然也要做适当的调整,语文课本也不例外。不管是“与时俱进”的翻新,还是返回民国的国语课本,说到底都是在探索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这种现象令我们更需正视今天语文教育的问题。
支持翻新、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并不奇怪。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语言习惯、审美习惯、主流价值取向也会随之改变。一些旧的词汇、思想会被摈弃,而随着新的现象的产生,另一些新的词句会被制造出来。所以中学教材翻新无疑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使语文学习不脱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把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话,这样做也合乎情理。
然而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的语文教育,除了在抄写朗诵中教会学生识字写字外,更重要的是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对汉语的敏感度、审美能力等。因此,有些新教材试图删除经典,比如认为鲁迅的文字在今天已少有现实意义,难以理解,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也低估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同时,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繁琐的课堂程序反而会使学生难以感受文字本身的内涵,失去本可以在抄写朗诵中体会到的语言美感。
因而无怪乎对于教材编写或改动有所不满的人会转向民国的课本了。一本由叶圣陶撰写、还有丰子恺插图的民国小学国学课本在今天被一版再版,告诉我们语文教育不单单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培养国学素养、传承中国传统礼仪也很重要,这场“国学热”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语文教育在这些方面的缺失。
当然,民国的教材也不是十全十美。受时代局限,在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兴起的背景下,这些教材也有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并且有些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了。
但是,这总归给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借鉴和灵感:为什么民国小学课本形象生动而且学生易于理解呢?当今的课本是否应该增加国学的比重呢?
总之,学习语文既不能埋头于故纸堆里,也不能单靠一本民国教材。关键还要看本质,看清楚学语文的本质。有人说,“天涯”究竟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断肠”又是怎样一种相思,“江南”除了一个笼统的地名外隐含了多少烟雨朦胧;这些词语,如果没有学习过语文都将无从知晓。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又岂止是学习十二年语文就能知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