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QQ空间看到读高中的侄子阿杰,在他的QQ空间说说中写到“家是什么”。 我非常清楚他并非是象我那样在用马爷爷的哲学理论在探讨这个问题,而是因为家给他带来了某种困惑而对家提出了质疑。如果是别人提出,我可能会直接回复他说,“家”只不过是封建社会遗留的产物,婚姻家庭观念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在人们内心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可是我知道我不能这样简单答复他,因为这样不仅没有帮他排除困惑,还可能误导他,使他不能正确让识“家”在当今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及家对自己意义和影响。
其实自以为是马克思再世的我,早就用马爷爷的哲学理论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我知道我这个哲学家想要出名,那是件很难的事。所以为了生活我不得不暂停这个问题的探讨,钻研我的电子专业知识,以便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去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阿杰和他在上大学的堂哥阿辉来深圳这里跟我们体验生活快结束时,我曾经给高傲、懒散的阿辉上过一堂政治课,还在空间专为他写了封公开信。现在阿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已经开始会思考这个社会了。那么作为他的叔叔,又已经专心思考为这个问题的我,觉得现在有必要为他再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写点什么,帮他解答一下他的困惑。所以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对阿杰和其实同样困惑的青少年以及跟我一样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思想家”们对“家”的理解能有所帮助。
对家的产生,我们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非常清楚,它是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时产生的。它在封建社会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发展所发辉的作用,政治本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其实说我也说不清楚)。我这里只想谈谈“家”在当今这个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作用以及对我们意义和影响。这一点我们的政治课本里,我们马爷爷等大思想家们好象说得还不是很清楚,使得我们现在大家都为之感到困惑。我觉得我也是大思想家,可是我的表达水平实在太烂了,我无法把我的思想书写成象马爷爷思想那样成为一个体系,所以这里我只能从马爷爷几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简单推理,再对当今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稍加分析,希望这样能让大家稍稍理解我的思想及观点。
我一直非常坚信马爷爷的一个基本理论,那就是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那时的生产力决定了人们以家为基本单元的生产关系。而当社会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当今社会,家也就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关系,可能是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同事关系。有社会经验的人都能看出,“家”在当今社会的用作已经越来越弱了,而家庭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长期在外奔波,家庭之间以及对家感情越来越淡,家庭成员间对承担“家”的责任和义务的矛盾越来越多。而家对成员的约束作用相应也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在外面为所欲为,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家庭造成什么影响。相反,“家”对社会经济以及对个人能力的发挥的阻碍作用却越来越明显,使得很多大龄青年不愿成家,有的成了家也因种种矛盾而离婚。具体如何阻碍,我这里暂且就不举例说明了。总之,我感觉今年如果不是世界末日,社会还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心中的“家”可能会消失或者转变以另一种形式存在。马爷爷不是说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和“阶级”都会消失掉,那么“国家都没了,还哪来的小家?”而且我还觉得小家可能国家先消失。
这么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不要“家”了呢?真的可以不管“家”了吗?我的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我觉得“家”从本质上说,它首先是个组织,是个团队。“家”虽然已经不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但这种封建社会几千年定型下来的组织形式已经根深蒂固,而工业革命到现在才短短两百多年,生产力发展再快,但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转换还是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类还没找到或者确定哪种关系能完全取代“家”的作用。而对个体而言,“家”也是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进入的第一个也就是最原始的一个组织团体,支持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最原始的力量,决定着你在这个社会起步的高低。而因为血缘关系,在思想和感情上,“家”是一个最容易统一思想、团结一心的团队。当今社会人心复杂,你不可能找到一个能比家更可靠的团队。最重要的是,就算你家不能“李钢”等富二代、官二代那样能让你为所欲为,但至少在你艰难、困惑的时刻,你仍有家这股力量作为后盾。 当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你要在这社会好好生存下去,必须要借助于“家”这个团队的力量。所以谁失去了“家”,谁就失去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团队的力量,必然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家是什么?家是这个充满狂风骤雨的社会里,能给我们庇护的地方。在家的庇护下,我们才能健康成长。长大了,我们可能会远离家门,在外面打拼自己的一份天地,也许不再需要家的庇护。但我们总有疲惫的那一天,这时家是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休憩的最安心、最温馨的地方。到最后,又有那么一天,我们遇到了那么一个人,觉得他可能会带另一种温馨和幸福,于是我们又建了另一个全新的家,并和他一起承担起这个新家的所有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