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高山流水,鸣琴知音多少?一落丹青十里,落墨江山何处?万卷诗书销古今,一窗昏晓送流年。
曲中人回眸即是传神,书中人轻叹即是传神,正是文化的万千种姿态,万千遍传达,将曾经的沧海,今朝的桑田约在了一处,得以薪火代代相传。
蜀弦秦柱总关情
拨琴弦,传幽怨,一恸空山寂;翻别调,写愁烦,一曲千古传。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听戏曲,怎知古人伤悲。一方戏台,三千情丝,万丈江尘;一段烛光,千军万马,梦穿古今。一回眸是抛却语言流露出的最直白的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最传神的便是台上人的浅吟低唱,曲中自有百态人生,千古英豪。
水袖起落,一曲传神,戏文流传,千年未歇。
聒碎乡心梦不成
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
王朝崛起于纵横捭阖,又湮灭作尘;群雄曙光乍现,又隐入世俗。兴亡盛衰,于书,不过汗青几句,于人,却是说书人口中一段血泪。一块惊堂木,起落间尘网依依几千年;一腹经纶,唇齿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传承千年,便少不了说书人的声音。唇齿开合,引人入胜,迸发的是历史的声音,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乡音:它自千年以前而来,携着岁月的古朴,讲述的是九州的故事。
一段说书传达,千载历史由此传承。
故国无此声
戏曲?说书?
流行音乐大行其道,说唱喊麦风头正盛。戏曲和说书好像是泛黄老旧的磁带,不再为大众了解。门内的人孤芳自赏,门外的人走马观花。我们已经多久没认真地去赏一曲粉墨登场的惊艳,去听一次只有声音的江湖?
很久了。
假如戏曲未曾被“隐居”,假如说书人面前还围着一群沉醉于“江湖”的人,假如台上风华正盛,台下依旧熙攘……。
这里的假如太多了。
世上没有假如,却有为了“假如”而奋斗的人。故宫的红墙边,有人修补着残缺;敦煌莫高窟里,有人穷毕生之力,寻回一场飞天的神话。总有人在叹着桃花扇上点滴血迹,也总有人讲述着刘、关、张的义薄云天。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
我们相信,以中华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