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那么遥远,却又那么熟悉。
——题记
我曾站立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着它。
那是一只青花瓷碟。去年春节回老家给外婆拜年,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它。出于好奇,在征得外婆同意后,我将它带了回来。听外婆说,那是她当年的嫁妆,已有上百年历史。
起初,我也并没有十分在意这只瓷碟,在一阵新鲜劲儿过后,我便将它忘在了抽屉里。直到那天停电,没有电视,又不能玩电脑,百无聊赖的我才又想起它来。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位比我爷爷年龄还大的“老者”从抽屉里“请”出来,捧在手里,站在窗台旁,默默的端详着。
瓷碟约有手掌大小,中间向下凹的部分洁白如玉,而碟壁上则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花纹,在阳光的滋养下,散发出淡紫的幽光。贴近一看,依稀辨出这些花纹,似乎是五枝首尾相接的牡丹,环绕于碟底,百转千回,雍容华贵。我不禁感慨,能在这么小的地方绘出如此生机盎然的一幅牡丹图,那位匠师该有多么心灵手巧!
我似乎沉醉到了这浓郁的花香中。转目一扫,却赫然发现碟口处有一道细微的裂纹,我不禁懊恼,一定是自己不小心,将它磕了一下。待我仔细一瞅,却发现裂缝里沉着一些黑色的印记,想必,要长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形成这样的痕迹。看来并非我的过错。我欣然释怀,却仍不免有些遗憾,若是没有这丝裂纹,它该有多完美。
我轻轻地将这只碟翻转过来,恍然发现与正面的光滑相比,其背部竟是这般粗糙,用手拂过如同抚一本千年的古书,老旧而温厚。在艳阳的照耀下,乳白中透着一股微暗的金黄。岁月的侵蚀,褪去了它原本光亮的光彩。碟底的正中间残存着几条淡蓝色的细线,想来应该是窑口或工匠的名字,只是年岁太久,早已模糊不清。
也许这就是时光的足迹吧!我又何苦烦恼于那些裂纹?既饱经沧桑又怎会缺少见证的印痕呢?
我久久地把它捧在怀里,任思绪飞扬。
我想起了父母曾给儿时的我买过的几只碗。或是不锈钢的材质,闪亮的外表十分耀眼,摸上去却有些冰凉;或是摔不破的塑料,轻盈且色彩鲜艳,却找不到那种圆润厚实的感觉。
唯独那一只只瓷碗,温润,厚重。洁白如玉的碗璧上绘着一幅幅朴素生动的图画,即使掉落在地破成碎片,也将是一片片精美的艺术品。我再次凝视着手中这只青花瓷碟,又陷入了痴痴的冥想。